
臺中市長胡志強上月25日正式就職大臺中直轄市首任市長,銳意打造國際一流城市競爭力的他,強調市府團隊必須全力以赴,追求進步,要「好中求好,力求更好,達到最好」。同時向市民朋友保証,縣市合併後的最高價值,就是要更能站在民眾的角度設想,只要是能增加民眾便利度與滿意度的作為,就是直轄市政府的應有作為,更是全體公務同仁一致的目標。使大臺中市成為亞洲的交通運轉中心,並且在國際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文.圖/馬源培
對於大臺中的未來願景,胡志強早有規劃腹案,區域均衡發展,逐一落實,達成「放眼星港,大臺中合併躍升國際」的目標。在他所擬訂的「大臺中旗艦計劃」中,「水湳經貿生態園區」佔地254公頃,為中臺灣未來最具指標的多功能經貿特區。規劃興建(1)70公頃中央生態公園為核心(2)文化商業區(3)生態住宅區(4)創新研究園區(5)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6)巨蛋(7)建國百年紀念塔─臺灣塔,將成為臺灣未來新地標。
交通方面,「舒適交通、捷運樂活」,捷運讓大臺中躍昇為世界一流城市,共規劃7條捷運路網線,帶動路網周邊的經濟發展,減緩原重要幹道交通負擔。海空貿易部分,打造「海空雙星、貿易港區」,中部國際機場38.9億興建第2航站、停機位滑行道新建工程、闢建站前綠園道。臺中港專用區增闢直航客運及國際郵輪,提升通關報關服務效率,打造海空自由貿易港區。

胡志強表示,中臺灣是全臺科技產業重鎮與核心,打造「閃耀中部、科技走廊」刻不容緩,要發揮產業鏈功能,並以降低稅率、優惠政策、輔助創業金等措施吸引廠商投資。串連及發展(1)臺中工業區(2)中部科學園區(3)精密機械園區(4)文山工業區(5)清水甲南科技工業園區(6)大甲幼獅工業區(7)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及(8)開發新工業區,成為中部綠色矽谷。而高鐵周邊城鎮開發,以「高鐵門戶、鑽石特區」為目標,建構烏日特定區及鎮南區為中臺灣鑽石入口區。
文化建設以「人文風采、博物館群」為主,打造國際級博物館群,包括(1)規劃靜宜大學校區附近30甲的大都會美術博物院,與清水港區藝術中心共構海線藝文特區。(2)設立各類產業博物館,如自行車、薩克斯風、工具機、糕餅、漆器、航太、花卉、溫泉、菇類、宗教、陶瓷、綠色能源等。觀光發展上,建設「纜車觀光、點亮中橫」,發展特色觀光,結合在地資源,加強中臺灣深度旅遊。
胡志強說,在海線觀光資源方面,「海岸藍帶、特色觀光」以尊重區域內之景觀特質,保存空間內之文化價值,發展特色觀光。另外,「藝術水岸、文化專區」,以發展大里溪沿岸區域,沿著水岸形塑出文化藝術生活動線為主。
旗艦計劃 幸福臺中
休閒產業部分,「活力健康、休閒莊園」將外埔、后里發展成酒莊、花卉、水果、有機農業或休閒莊園生活區。「生態美景、永續發展」的重點,在於高美濕地、大安塭寮紅樹林與水蓑衣、大肚溪口濕地與水鳥保護、石岡水壩維護、七家灣溪濕地保育及台中糖廠生態湖區開發等工作落實推動。
為使市民有良好居住品質,推動「都市更新、創造價值」,改善生活環境,創造舊市區的新商業價值。而「市地重劃、地利共享」,以實施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為主,打造嶄新市容及生活機能發展「城鄉商圈、魅力無限」,推動縣市既有商圈更新及其他特色潛力商圈。
胡志強強調,未來大臺中要「聯外交通、四通八達」、要「低碳城市 健康願景」、要「優質工廠、繁榮地方」,更要「富麗農村 活力再生」、並打造「多元教育 幸福希望」。同時要「三安計畫 守護家園」,從社會治安到自然災害防治,建立完善綿密系統,讓民眾安全、安心、安康。
縣市合併 五都第一
胡志強指出,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後,大臺中市成為臺灣中部區塊(含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中心都市,合計人口達264萬以上。考量區域均衡發展、經濟效益及便民效益,主要辦公處所將集中於「中港市政大樓」(臺中市西屯區中港路二段89號)、「陽明市政大樓」(臺中縣豐原市陽明街36號)及「臺中州廳」(臺中市西區民權路99號) 3處。
新市政中心大樓的一大特色是市民集會堂外牆規劃的LED裝置藝術,它配合外牆色彩之顏色變化,結合多媒體藝術,作為推廣台中特色、市政宣導及市民生活動態之展現。未來新市政中心大樓將成為大臺中市民之市民公園綠地廣場及最受矚目之國際新都和大臺中新地標。
胡志強說,「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大樓」全案興建規劃為地下2層地上10層建築,基地50986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約為116934平方公尺。本案亦取得「基地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及「污水垃圾改善」等5項指標之候選綠建築証書,並裝設有最新特殊之BRB制震系統,將是一座具有現代環保節能和耐震功能之新時代建物。同時讓民眾感受到市府對於城市建構的企圖和努力,也將更為民眾所認同,共同創造一個更美輪美奐的世界級城市。
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