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活大臺中 仲夏FUN情旅遊趣
擁有好山好水、美食名產、精緻農業與淳厚民風的臺中市,觀光旅遊結合休閒、美食、文化及產業等4大特色,形塑中臺灣的旅遊亮點。市府不僅規劃了「大臺中觀光旅遊導覽專車」,邀請全國朋友到臺中市旅遊,享受大臺中的迷人魅力,同時針對即將開放的陸客自由行規劃「中進中出」。胡志強並表示,必要時可率團至大陸行銷,爭取陸客親身體驗中臺灣迷人的生活采風及美景佳餚。
大臺中市背山面海,氣候四季怡人,區內觀光資源豐富多元,各有精彩特色,觀光旅遊局推出的「探索樂活 盡載臺中」大臺中觀光旅遊導覽專車於4月24日樂活上路,至11月27日止將至少開辦45車次。樂遊臺中最好玩的山、海、屯地區,4條專車路線包含「幸福田園」、「樂騎知性」、「懷舊老街」、「星夜夕語」等4大主題,免費帶遊客吃喝玩樂。並於3個梯次中邀請谷關、梨山等偏鄉地區原住民學童搭乘旅遊專車,認識縣市合併後的大臺中,增進對家鄉的認識。

胡志強表示,自95年起辦理的城市導覽專車,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後,規模更大,梯次更多,本次推出的旅遊行程,以探索、樂活的角度設計,帶大家了解當地深刻的人文風情體驗和歷史古蹟。將走訪豐原、石岡、東勢、新社、大坑、大里、大甲、清水、大肚、烏日、霧峰等地,將大臺中值得一遊的景點推薦給各地遊客,來到臺中,就一定要來參加今年最幸福的旅遊饗宴。
他說,未來班次及路線會越來越多,陸續增加,也許是宗教、文化、古蹟或農產品,一路從后里的花卉到新社的賞花,甚至到外埔去喝酒都可以。而大甲的宗教,東勢、石岡及新社的客家文化,和平的原住民文化等都值得用心體會,路線一定會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下半年並考量增開低底盤公車,讓坐輪椅的市民及外地朋友也能方便上下車,相信以大臺中多元的觀光資源,只要努力行銷,必能帶動驚人的旅遊產值。
觀光旅遊局長張大春指出,今年導覽專車4條路線中,其中3條是日間路線,1條是欣賞夜景的夜間路線。包括從大甲媽祖的保庇、遠眺美麗的晚霞、步入高美溼地欣賞晚霞的星夜夕語之旅;新社的最有名的香菇好味,來到東勢的客家文化商圈,暢遊石岡的幸福田園之旅;南屯三角街是舊時的經濟匯集地,霧峰知名的921地震博物館,徜徉在古意盎然的懷舊老街之旅;以及迎著輕拂的春風,走在后豐鐵馬道上,參與健康樂活的樂騎知性之旅。
大臺中市蘊藏豐富多元的人文景觀、自然景點與在地溫暖的人情和文藝,今年旅遊專車勢必更加轟動,過去每年一開放報名,不到3天已即滿額,今年增加到45個車次。為方便民眾報名,觀光旅遊局特別設立3條報名專線:04-23800592、23820451、23820259,以及傳真報名專04-23806253、23804220,相關詳情可上臺中市政府網站http://www.taichung.gov.tw及大臺中觀光旅遊網http://travel.tccg.gov.tw/查詢。
爭取陸客中進中出
針對陸客自由行即將開放,行政院規劃北進南出,胡志強強調,臺中市一定要做「中進中出」,陸客自由行和組團旅遊的最大區別在於其旅遊計劃的靈活性,不受固定旅遊線路的限制,大都是走深度文化旅遊方式。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具有「溢出」效應,可以惠及到固定旅遊線路之外的民宿、商家等,為更多內需產業提供商機。必要時他不排除親自率團到大陸行銷,因為谷關的溫泉絕對不輸給盧山,東勢的客家文化不會輸給桃園、新竹及苗栗,市府會全力以赴。

臺中遊樂開懷
暑假期間是大臺中的觀光旅遊旺季,在各項旅遊活動中,低碳、環保、健康的自行車鐵馬道已成為全國各縣市的指標,尤其后豐鐵馬道、九號隧道、花樑鋼橋、東豐自行車綠廊都是遊客最愛騎乘的路線。全國唯一的后里馬場則提供騎馬樂趣與馬術文物欣賞,並有專人指導騎乘馬車、射箭等多樣的休閒活動,體驗臺灣獨特的「兩馬文化」。而7月舉辦的「臺中樂器節」和10月的「爵士音樂節」更是兩場大型觀光與音樂盛會,在滿天星斗下,一同感受大臺中的迷人魅力。
四、五月正是春暖花開賞螢季,今年大坑的賞螢季節隨著翩翩飛舞的蝴蝶已悄悄到來。位於臺中市近郊的大坑風景區,蝴蝶及螢火蟲生態多年來已復育有成,每年4、5月及7、8月的夜晚,接續上演的流螢舞曲與滿天的星空互相輝映,辛勤保育的成果,大自然給予最豐富的回饋,值得遊客來趟自然生態之旅。
另外,如谷關溫泉、梧棲觀光漁市、東勢客家文化園區、921地震教育園區及臺中兒童藝術館、臺中都會公園、戶外圓滿劇場、新社花海等都是主題之旅的最佳選擇。而一中商圈、逢甲夜市、廟東夜市、大臺中糕餅與公益路時尚百貨街等可以遍嘗美食,盡享Shopping樂趣,也是全臺遊客的最愛。
對於大臺中的觀光旅遊與城市行銷,胡志強說,計劃打造國際級博物館群,包括(1)規劃靜宜大學校區附近30甲的大都會美術博物院,與清水港區藝術中心共構海線藝文特區 (2)設立各類產業博物館,如自行車、薩克斯風、工具機、糕餅、漆器、航太、花卉、溫泉、菇類、宗教、陶瓷、綠色能源等。並建設「纜車觀光、點亮中橫」,發展特色觀光,結合在地資源,加強中臺灣深度旅遊。
同時,為強化臺中市特有都市景觀「綠園道」的觀光魅力,連繫臺中港路至五權西路、長約3.6公里的「草悟道」帶狀綠園道,在交通部的經費補助下正進行沿線景觀改善工程。未來將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市民廣場、勤美誠品綠園道、國立臺灣美術館、藝文空間及美食街等景點,形塑融合文創、景觀、自然及環保特色兼具的國際魅力大道。
打造觀光旅遊世界城
在海線觀光資源方面,觀光局推動「海岸藍帶、特色觀光」,以尊重區域內之景觀特質,保存空間內之文化價值,發展特色觀光。另外,藝術水岸、文化專區,則以發展大里溪沿岸區域,沿著水岸形塑出文化藝術生活動線為主。
休閒產業部分,「活力健康、休閒莊園」計畫,將外埔、后里發展成酒莊、花卉、水果、有機農業或休閒莊園生活區。「生態美景、永續發展」的重點,在於高美濕地、大安塭寮紅樹林與水蓑衣、大肚溪口濕地與水鳥保護、石岡水壩維護、七家灣溪濕地保育及臺中糖廠生態湖區開發等工作落實發展。 胡志強強調,市府的各種努力就是要把大臺中市的特色旅遊與文化推展行銷至全世界,成為臺灣地圖上最耀眼的珍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