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優美地
侍酒師
生態美
今古道
咖啡經
看電影
茶之道
名酒窖
宅配通
主題遊
新店家
特別企劃
好滋味
真金店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部嘻哈
 .「海上巴士」-為漁民航向新出路
 .稻香.咖啡香─新港 「裕森咖啡」
 .故宮南院 今夏越夜越美麗
 .梨山不遠 搭公車上梨山 避暑「10」在幸福
 .龍德私廚招待所 全新手法龍蝦花膠料理
 .「Summer Splash! 夏日大噴發」8/12-13草悟道登場
 .太赫茲波─ 人類新生活的法寶

  上一頁  共 ( 1010 ) 筆 / 第 ( 1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海上討生活與多變無情的海洋拚搏,老天賞臉才得以溫飽,漁民的辛苦只有討海人自己最知道。在嘉義東石港和布袋港由有心人改造的觀光休閒漁筏,多年來招徠民眾搭筏前往海上沙洲從事休閒活動,掀海風、吃海產,又可以深入觀察淺海生態,和食農教育同具意義,另外一方面也為漁民帶來額外的收入,大受民眾的歡迎,已形成一股熱潮,尤其是暑假期間。

■文、圖/張若


嘉義縣的東石漁港,位於東石鄉朴子溪出海口北側,為台灣西部重要的漁獲進出港,具有豐富之漁獲以供應各種新鮮海產,屬於第二類漁港。本區海岸由於北有外傘頂洲為屏障,南、北各有八掌溪、北港溪出海,東石漁港外構成一片廣闊的潟湖和淺灘棚,當地居民多從事浮吊式牡蠣養殖;東石鮮蚵名聞全台。由於此類淺海養殖多以動力漁筏進行海上作業,因此東石漁港大部份以容納動力漁筏為主。漁民並以漁筏捕撈近海的漁產,在東石漁港魚市場拍賣出售。



外傘頂洲消失前的巡禮

東石漁港外海的外傘頂洲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現存面積約1,000餘公頃,因形狀似傘得名。行政劃分上屬雲林縣口湖鄉,不過如今絕大部份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餘公里處。主要由濁水溪的泥沙沖積而成,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之一。外傘頂洲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每年平均會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因而得到「移動的國土」稱號。沙洲上的燈塔曾因沙洲漂移、海水侵蝕等因素多次傾斜倒塌,前後至少歷經7次重建,是全台灣燈塔中重建次數最多者。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長陳陽益曾指出,外傘頂洲從1904年到現在,歷經沙洲地形的幼年、青壯年,現已邁入老年階段。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沙源無法充分補充,加上侵蝕作用影響,沙洲上的堆沙陸續被沖刷至低窪之潟湖,往西南偏移速度逐漸增大,面積也日漸縮減且被波浪及潮水切割成幾部分。曾經擔任燈塔守望員的蔡福裕說,外傘頂洲曾經有超過千名住戶,用茅草、竹子搭建竹篙厝居住,最多居民時,連雜貨店、藥舖都有。但隨著現在成了「忽隱忽滅」的沙洲,沙洲上現已無常住人口,目前僅剩下一棟為了吸引觀光客而刻意搭建的竹篙厝,重現採蚵漁民在沙洲躲避風雨的模樣。未來外傘頂洲恐由「移動的國土」可能成為「消失的國土」。

外傘頂洲與嘉義縣海岸之間的東石潟湖,因外傘頂洲的屏障形成平靜的廣大淺水海域,海洋資源豐富,成了全台主要蚵仔養殖區。目前是台灣主要蚵仔(牡蠣)養殖區之一。據嘉義縣政府統計,嘉義沿海蚵仔年產量約7,000多公噸,約佔全台灣產量50%,產值新臺幣9億1,000多萬元,且全台灣90%的蚵又都在東石加工取肉,為地方重要經濟來源。此外,外傘頂洲的觀光產業也很發達,可從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漁人碼頭乘觀光漁筏前往;據嘉義縣政府統計,每年約有10萬人次到外傘頂洲觀光。



觀光竹筏載遊客接觸海洋

外傘頂洲休閒觀光始於原本在台北擔任警職的東石弟子吳林山,他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外傘頂洲,保護家鄉的朴子溪,2000年返鄉打造東石第一艘海上生態觀光漁筏,多年來,規劃了朴子溪出海口、鰲鼓溼地、外傘頂洲等沿海生態深度旅遊,塑造了西南沿海的海洋文化觀光故事。

在吳林山船長導覽下,遊客展開外傘頂洲探訪之旅。小時候經常和父親出海捕魚的吳船長,對於東石潮間帶的生態瞭若指掌,從港邊到外海的一個多小時航程中,首先可以享用以在地食材入菜的風味餐,廚師在船上大顯身手,餐盤中的鹽水吳郭魚全是現撈的;古早味豆鼓蚵用得是早上才到蚵田採回的蚵串;海鮮粥的魚、蝦,也來自東石當地,鮮度自然不在話下。吃完的蝦殼還可丟回大海,作為養蚵肥料。

一路航行,見到一畦畦蚵田,據嘉義縣政府統計,嘉義沿海蚵棚約有4、5千座,蚵民以各種彩色布料辨識自家蚵棚。蚵棚上不時有魚鷹、海鷗或停或飛舞,形成一幅海上風情畫。東石鄉民小至小學生、大至7、80歲老人都會剖蚵,成為地方重要經濟來源。遊客聽著吳船長說著一段又一段的東石海洋故事,不知不覺來到外傘頂洲。踏上外傘頂洲柔軟的沙子,環視周邊大海,給人平靜的感受。在船長引領下,大家體驗耙文蛤、追逐角眼沙蟹(沙馬仔)、觀賞沙丘,在颯颯秋風下,感受到沙洲的孤單及風吹沙的威力。

  除了東石漁港有開往外傘頂洲的觀光竹筏之外,更南邊的布袋港也有載客的觀光漁筏,以「海上巴士」之名招徠遊客,但目的地並非外傘頂洲,而是好美寮的內汕沙洲(又稱「蛋糕海灘」)。船長則是人稱陳船長的陳冠魁(魁哥)。

停靠於嘉義布袋漁港的「布袋港潮間帶海上巴士」,旅遊行程結合地方生態、人文、休閒的休憩場所。陳船長載著遊客遊賞漁港、陸地、沙洲、內傘頂洲、海上牧場(蚵田)、潮間帶之海上生態休閒園區;船上並準備了現烹現撈海鮮美食。還讓遊客體驗海上市場交易,在船上購買到海上捕撈船的現撈海鮮,螃蟹、漁獲、蝦子、或是特色的海上鮮味。船長在沙洲上精心設計,將蚵殼串成走廊、將漂流木當椅子,結合海上資源與在地產業,透過專業的解說之下,讓遊客更加認識嘉義布袋港美麗的生態與人文。



蛋糕沙灘成打卡熱點


內汕沙洲係龍宮溪出海口內南側灘地,因踩在其上如同蛋糕般的鬆軟,被遊客稱為「蛋糕沙灘」,成了嘉義縣沿海新興旅遊秘境。船長陳冠魁表示,這塊位於布袋好美里最北側的浮覆沙洲,隔著龍宮溪出海口與布袋商港對望,漲潮時大多會沉入海中,也因為每天有好幾個鐘頭泡在水裡,踩踏在退潮後的沙灘上感覺就像是柔軟的蛋糕,贏得蛋糕沙灘美名,但難以從好美里這端抵達,最佳途逕是從布袋南堤搭船前往。陳冠魁指出,蛋糕沙灘這個無人島有「四大天王」,分別為超會跑的角眼沙蟹、直著走的短趾和尚蟹、彷彿在打招呼的招潮蟹與會變色的沙蟹,大人小孩近距離觀賞饒富趣味。



為讓登島體驗更豐富多元及趁機做海洋教育,陳冠魁海洋廢棄物打造的鞦韆架,意外成了網美與遊客拍照熱點,就地取材以牡蠣殼做的垂簾也很受歡迎,陳冠魁又聽從建議,用漂流木、廢漁網完成沙灘排球場,遊客在鬆軟蛋糕沙灘打排球,跑不快也跳不高,趣事橫生。由於蛋糕沙灘也是三棘鱟棲地,陳冠魁別出心裁以鱟的諧音,同樣用海廢做了一個《等鱟讚》站牌,遊客也是讚不絕口。

這趟潮間帶海上之旅內容十分豐富多元,包括:海上蚵田巡禮─養殖法介紹。蚵一生介紹(蚵的心跳)拉蚵體驗(產業認識)。潮間帶生物魚,蝦,貝類及沙洲四大天王蟹《生態教育》分別為《跑最快的'角眼沙蟹'每秒1.5-3公尺》《會打招呼~招財的招潮蟹》會生產地毯,成群出遊的和尚蟹,還有製造大小珍珠,西米露且會作畫有沙灘畢卡索的沙蟹。布袋海廢鞦韆《築夢網》網美拍照打卡《環境教育》。登無人島觀察紅樹林海茄苳《會喝海水的樹》、蛋糕沙灘體驗拍照,廢棄蚵柱網美拍照教學。《生態與環境教育》─尋找二億年前活化石(鱟ㄏㄡˋ)的生態足跡與棲地《宣導保育》。船上品嚐鮮味,當地魚丸《產業分享》。讓遊客在休閒娛樂之餘,對嘉義潮間帶生態和漁業產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為當地漁民帶來不少額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