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縣市年底合併升格,大台中的市議員和立委席次備受關切,一連舉辦兩場的選舉區劃分公聽會,決定依立法院決議,台中縣市共十四個選區,區域議員席次為六十一席,山地及平地原住民議員各一席,合計六十三席。立委席次維持不變,和原先台中市三席、台中縣五席相同,總計八席。
■文.圖/李佳璟
副市長蕭家旗表示,選舉區劃攸關有意競選者的權益,和未來大台中民意代表分布,和台中縣建立的共識,希望先維持原選區不變。台中市召開台中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後第一屆直轄市議員選舉區劃分公聽會,決定依立法院決議「第一屆直轄市區域議員選舉區,應依改制前之直轄市、縣(市)區域議員選舉區為選舉區,不得變更。」。
維持原選舉區不變
維持原選舉區不變,台中市原六選區,台中縣原八選區,合計為十四個選區,區域議員席次為六十一席,山地及平地原住民議員各一席,合計六十三席。
不過,席次決議過程,市議員溫建華不滿,原住民席次變成山地、平地原住民議員各一席,不足以代表原住民的權益,希望能提釋憲案增加席次,否則原住民有被矮化的嫌疑。
市選委會總幹事林麗芬指出,依照地制法條規定,平地原住民達兩千人以上,應選出一席議員,山地原住民達兩千人以上,且改制前已有山地鄉者應選出一席,台中縣市合併後只能選出各一席。東海大學教授黃信達則建議,合併後直轄市的定位應該重新思考,民選首長包括鄉鎮長都縮減,有必要研究是否違反地方自治的精神。
縣市升格為大台中後,第一屆直轄市的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台中市也舉行選舉區劃分公聽會,包含三位現任立委代表、政黨代表、學者專家在內所有與會人員意見一致,無異議通過維持原來三選區、三席次的劃分方式。
而依照九十八年的人口試算,五都合併升格直轄市後的立委席次,大高雄市減少1席,大台南市增加1席,大台中市則是維持不變,和原先台中市三席、台中縣五席相同,總計選出八席立委的席次,選舉的衝擊度比市議員少。
和台中縣相較之下,台中市各選區人口數比較多,如第二選區(北區、北屯區)人口數達到卅八萬八千多人,但台中縣的第七選舉區只有廿六萬五千多人,相差十二萬多人,幾乎差了三分之一。

選區人口數差距頗大
台中縣市部分選區人口數差距頗大,但基於選區劃分的安定、政治生態穩定,在選區和席次公聽會中,教授、政黨代表等人,都希望維持目前選區的劃分方式,符合立法院附帶決議,「第一屆直轄市區域議員選舉區,應依改制前之直轄市、縣(市)區域議員選舉區為選舉區,不得變更。」。
選罷法第卅七條規定,立委選區有變更時,應在任期屆滿前一年八個月時,將選區變更送請立法院同意之後發布,台中市選舉委員會召開立委選區劃分公聽會,按照法令在規定期限前,送立法院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