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金融市場的變化是財富管理的過程中重要關鍵因素,金融市場的熱門焦點是什麼呢?像1999年時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是網路科技;2000年時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則是網路泡沫化問題與重視企業經營本質;現代的投資人又該關心什麼呢?
■文/外商銀行副總裁 羚楊
1933年美國通過了格拉斯.史迪格法案(Glass-Steagall Act),自此將保險業、銀行業、證券業正式分家,希望各自能專注於本業的經營,銀行專注於存放款、外匯等業務,證券業專注於投資產品,保險業則專注於保險產品。然而, 客戶需要的是整體的理財服務,不再只是滿足於單一金融產品, 像證券業可藉由貨幣型基金(Money Market Fund)開始經營部分的銀行業務,保險業也藉由投資型保險(Variable Insurance)開始吸引有投資需求的客戶,銀行開始銷售共同基金與保險產品來擴大客戶群。因此, 1999年美國又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允許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讓金融機構可以提供客戶一次購足(one –stop shopping)的服務,金融業再度掀起合併風潮!
台灣金融業也邁入第三階段,屬於金控元年( 約於2002開始),14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讓金融業正式走向百貨化,隨著台灣加入WTO,也正式與國際接軌。財富管理的趨勢近年來漸漸嶄露頭角,針對人生不同階段金控公司會根據不同的財富管理需求,來提供理財的建議,例如 : 30歲之前是受教育期,同時也著手為將來累積資產作準備。30-50歲是資產累積期,可能開始有房地產規劃和退休與保險的規劃需求。50-60是資產整合期,資產移轉的規劃變成是理財的重點。60-70歲以後是消費期,有妥善的財富管理才能安享晚年。 四十年前的財富管理方法大都是買土地和買股票,但現在的金融環境可能就不是如此,藉由適合的財富管理才能滿足投資規劃, 稅務規劃, 退休規劃與風險管理的需求。
關心金融市場的變化是財富管理的過程中重要關鍵因素,金融市場的熱門焦點是什麼呢?像1999年時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是網路科技;2000年時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則是網路泡沫化問題與重視企業經營本質; 目前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變成了中國與新興市場的崛起、能源黃金及相關類股股價飆升、企業投資本質良窳…等。最近的全球股災也讓投資人心生怕怕 ,年初以來的報酬幾天內就慘賠一空,透過環球股債逢低布局、掌握難得一見的全球大行情仍是目前長期資產配置的不變策略。
■文/外商銀行副總裁 羚楊

台灣金融業也邁入第三階段,屬於金控元年( 約於2002開始),14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讓金融業正式走向百貨化,隨著台灣加入WTO,也正式與國際接軌。財富管理的趨勢近年來漸漸嶄露頭角,針對人生不同階段金控公司會根據不同的財富管理需求,來提供理財的建議,例如 : 30歲之前是受教育期,同時也著手為將來累積資產作準備。30-50歲是資產累積期,可能開始有房地產規劃和退休與保險的規劃需求。50-60是資產整合期,資產移轉的規劃變成是理財的重點。60-70歲以後是消費期,有妥善的財富管理才能安享晚年。 四十年前的財富管理方法大都是買土地和買股票,但現在的金融環境可能就不是如此,藉由適合的財富管理才能滿足投資規劃, 稅務規劃, 退休規劃與風險管理的需求。
關心金融市場的變化是財富管理的過程中重要關鍵因素,金融市場的熱門焦點是什麼呢?像1999年時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是網路科技;2000年時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則是網路泡沫化問題與重視企業經營本質; 目前投資人所關心的焦點變成了中國與新興市場的崛起、能源黃金及相關類股股價飆升、企業投資本質良窳…等。最近的全球股災也讓投資人心生怕怕 ,年初以來的報酬幾天內就慘賠一空,透過環球股債逢低布局、掌握難得一見的全球大行情仍是目前長期資產配置的不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