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抗拒各式各樣的好書,願意接納多元、創造、怪異、陌生。
別過度選擇,才有擦出火花的機會,可能讀到一本改變人生的好書。
■文 / 凌 健
別過度選擇,才有擦出火花的機會,可能讀到一本改變人生的好書。
■文 / 凌 健
《林秀子一家》
作者:阮慶岳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凱旋成了似靈似凡的人,他與他人的關係似遠又近,似親又疏。他最年幼,處事卻最篤定,惶惶不安的我們,透過凱旋似乎也取得了安定的力量。
在台灣能就性別、信仰、國籍,在生活價值上企圖以哲思、思辨做全面廣泛探討的,近年來似乎只有阮慶岳。《林秀子一家》最突出的部分是關於救贖與懼怕。忽然冒出七封信,內容與主題人物無關,可是怎麼讀都覺得有深沉的、試探的、掏心的、說不清楚是什麼的了然告白。詩與信讀後,好奇心全關注在作者身上,是怎樣的外在變遷,怎樣的內在才華,成就了這位作家。
《我的名字叫紅》
作者:奧罕•帕慕克
譯者:李佳珊 出版社:麥田出版

《我的名字叫紅》,開始即以一位被害者的死亡提醒我們,死亡的背後隱藏著一個駭人的陰謀。接著,又有一位被害者在生前承受了青銅紅墨水瓶的重擊,疼痛與恐懼使他眼前所有色彩全變成了紅色。他以為是血的,其實是紅墨水,而攻擊他的人身上一片艷紅;他以為是濃稠的紅墨水,其實是沾滿了她飛濺而出的鮮血。
將死之時,他們的身體都感受到難以言喻的痛苦,等到靈魂飄出,不可思議的輕鬆感覺,帶領他們通往死亡--緩緩閉上眼睛,慢慢失去知覺,漸漸沉入睡眠。
傳統細密畫的精緻華麗,確保統治者名聲永久流傳;威尼斯新肖像畫,能使統治者形貌永垂不朽。蘇丹殿下要工匠坊大師們繪出紀念的慶典之書,私下又准許大師將他的肖像繪入書頁,秘密編纂不同於以往的畫冊。於是猜忌、爭奪、善惡、信仰在畫師們的內心掙扎。造成真主與撒旦之爭,傳統舊習與現實誘惑之鬥
《偷書賊》
作者:馬格斯•朱薩克
譯者:呂玉禪 出版社:木馬文化
1939年以後的幾年,歐洲的天氣灰濛濛的,死神為了元首的私心大業,頻頻造訪慕尼黑的墨沁鎮,他把許多人放在他的臂彎裡,輕輕帶走。十歲女孩的故事,就從死神帶走她六歲弟弟,媽媽將她送到寄養家庭開始。
從適應不識字到養父徹夜教導她、幫助她;從事洗衣婦工作的養母給予她另類的母愛。憂鬱的鎮長太太默默提供她一個閱讀環境,鄰居男孩魯迪與她結伴在惡劣環境下求生存……。另一個求生存的麥克斯,他什麼惡事也沒做過,卻必須沒命的逃命,只因他是猶太人。為了活下去,必須逃命,逃命的時候甚至不敢睡覺。
如果說修柏曼夫婦收養小女孩,多少因為可以領取微薄津貼。那麼收留麥克斯就只為了承擔一個多年前對恩人家屬的承諾。修柏曼夫婦的「收養」與「收留」成了1939年以後,冷血人類的溫暖代表。
也讓死神感應的說,我不斷高估人類,也不停的低估了他們同樣是人,怎麼有人如此邪惡?又有人如此光明?人類的文字與故事可以這麼有毀滅性,同時又這麼具有光輝!

從適應不識字到養父徹夜教導她、幫助她;從事洗衣婦工作的養母給予她另類的母愛。憂鬱的鎮長太太默默提供她一個閱讀環境,鄰居男孩魯迪與她結伴在惡劣環境下求生存……。另一個求生存的麥克斯,他什麼惡事也沒做過,卻必須沒命的逃命,只因他是猶太人。為了活下去,必須逃命,逃命的時候甚至不敢睡覺。
如果說修柏曼夫婦收養小女孩,多少因為可以領取微薄津貼。那麼收留麥克斯就只為了承擔一個多年前對恩人家屬的承諾。修柏曼夫婦的「收養」與「收留」成了1939年以後,冷血人類的溫暖代表。
也讓死神感應的說,我不斷高估人類,也不停的低估了他們同樣是人,怎麼有人如此邪惡?又有人如此光明?人類的文字與故事可以這麼有毀滅性,同時又這麼具有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