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不景氣,失業率節節高升,一群年紀4、50歲以上的中高齡待業民眾能夠做甚麼?41歲家住南投的洪大舉,原先擁有一間大養雞場,飼養著3000隻「有機雞」,原以為有機飼養的概念可以在雞肉市場闖下一片天,無奈金融海嘯來襲,所有付出幾乎全軍覆沒,望著幾乎空蕩蕩的養雞場,洪大舉充滿失望之情溢於言表。所幸,天無絕人之路,他參加了由「社團法人台灣就業輔導協會」在南投縣舉辦的在地導覽解說員培訓班課程,找到新的職涯出路。
■文/江淑如 圖/台灣就業輔導協會
所幸,天無絕人之路,擔任南投家扶中心志工長達25年的他,經常帶領參與家扶中心舉辦的單親家庭親子活動,因此,他參加了由「社團法人台灣就業輔導協會」在南投縣舉辦的在地導覽解說員培訓班課程,想要藉此加強活動帶領的技巧。班上30位學員皆是南投地區中高年齡失業的鄉親,在長達3個月的課程裡,大家因為有著共同的失業背景,更能敞開心胸,相互加油打氣,課堂中學習的氣氛高昂,同學感情也與日俱增,結訓時,大家都依依不捨,於是在班導師建議輔導之下,全體班員成立了「南投在地導覽協會」,除了延續同學情誼,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就業方向。
失業民眾絕處逢生抓住機會
「班上每位同學都很投緣,相處很愉快,真的不希望因為結訓而分開!」,洪大舉說著班上這群可愛又同病相憐的好夥伴表示,「失業真的很難受,但是一群人互相扶持,痛苦就減掉一半了;大家不僅珍惜這個緣份,更因為老師的輔導,而對未來充滿希望」;從去年底12月結訓,旋即發起南投縣在地導覽協會, 3月23日已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現在,洪大舉忙著安排會員們參加各種導覽志工的機會,期待將課堂所學實際演練操作之後,可以外接職業團案子讓大家生活好過一點。
接受勞委會中區職訓中心委任,台灣就業輔導協會理事長鄭錫聰表示,協會特別深入偏遠地區如苗栗後龍、台中達觀部落、南投縣等地來服務失業民眾,深深感受到當地資源的不足,因而造成民眾無法安身立命的焦慮感;沒有工作,連自信心都快要熄滅了,若能適時給他們一根「浮木」,這些失業的中高齡族群,必定全力以赴。協會教學組組長江美錦老師接著表示,根據當地環境特性,將劣勢轉為優勢,進而將他們組織起來,便能激發出倍數以上的成效,南投縣在地導覽協會即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不僅學員之間相互扶持共度失業低潮,還運用了團體力量,班員即會員,將就業率提升至95%。
台灣就業輔導協會導師吳耀昌和就業輔導專員廖博元指出,雖然景氣持續落底,但隨著國道六號開通和大陸客來訪,南投縣未來的觀光客人數已經開始大翻盤。據南投縣政府統計,去年來南投縣旅遊的外地旅客約有50萬人次,今年再加上2大利多,可以想見市場有多熱絡,南投縣在地導覽協會恭逢其時,時機抓得非常好,洪大舉信心滿滿的說,從發起協會階段,就有許多來自南投縣政府和本地旅行業者主動介紹的導覽客源,但是大家自忖經驗還不熟練,膽子尚未壯大起來,因此只敢先做些志工導覽來練劍,希望越磨越亮,到時就可放膽接職業團體客了。
絕處逢生的絕佳時機,南投縣在地導覽協會的所有成員,更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機會,「在地人最清楚自己的家鄉事,南投的好山好水,當然要靠著我們這群『倚老賣老』的在地人來解說!」洪大舉信心十足地表示。

不限年齡和學歷 有熱忱肯努力就能破冰
失業時如何逆轉勝,以台灣就業輔導協會在南投的成功例案顯示,偏遠地區民眾欠缺的並不是單純就業機會,而是要找出創業因素和開拓職場視野;沒有工作,就自己創造工作需要;沒有公司行號,就自己設立協會社團;化被動為主動,找出自己想要從事的工作,樂在其中,才能在職場上走得更遠。
洪大舉3月底剛榮任南投在地導覽協會第一屆理事長,他笑著說,同學認為他比較年輕,頭腦較為靈光,可以幫助協會對外拓展工作機會;而他覺得學員大部分都是5、60歲的長輩,當然義不容辭挺身服務。他說,希望可以將南投縣的青山、綠水、溫泉、明潭、宗教、古蹟、藝術、人文介紹給外地人,而惟有透過最熟悉南投在地特色的本地人來導覽,才能深入了解許多不為外人知的美景和故事。不限年齡和學歷,有熱忱、肯努力就能破冰,「讓所有的會員都能夠有份安定又愉快的工作」,洪大舉深切的期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