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臺灣的中心之都,自100年獲選行政院環保署評定為低碳示範城市以來,便積極成立「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並訂定了二氧化碳分年減量目標,分別為 民國109年間回到94年排放量,114年回到89年排放量。除此之外,更依據胡志強市長「低碳生活不是政策選項,而是人類共同的必然依歸」之理念,朝向 低碳永續發展的道路前進。

環保局表示,現今各國低碳城市的發展策略相當多元,技術層面也不斷推陳出新,臺中市採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依據各行政區域人文資源環境的不同,規劃出低碳城 市發展藍圖。自99年縣、市合併後,將原地域的「山、海、屯」思維轉化成全球性的「山、海、花、都」之模式,躍升為擁有國際性海、空港之國際都會城市。
也因為結合多元化的特色,整合多項資源及各項低碳措施,分別以推動「綠色運輸、發展低碳社區、開創能源科技、形塑永續觀光、擴增綠活空間及深耕環境教育」等6大層面,作為具體的行動策略,以持續建構低碳生活設施之方式,營造出健康、低碳、智慧城的大臺中。
多元化的減碳措施考驗著各界落實低碳作為的決心,從交通、能源、產業一直到市民所居住的層面上,與人民息息相關。因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密不可分,欲推行綠色生活的臺中市便從市民所居住的生活環境做起,為協助建構低碳城市發展,臺中市亦參考國內外節能減碳之作法,


低碳社區 全民參與
環保局指出,以人口密集的集合式住宅為施作對象,由社區公共空間為首要改善點擴張其減碳的規模及效益,低碳城市建構初期,首重市民習慣之改變。臺中市政府 也不遺餘力自100年起,協助推動社區低碳輔導、社區節能改造、辦理社區低碳概念宣導推廣、同時推動社區觀摩學習等相關事宜,藉由社區經驗分享及推動對象 參與決策之過程,建立一個全民參與機制之永續節能社會。
為營造低碳節能的居住環境,臺中市成立了「臺中市低碳社區輔導團隊」,輔導轄內389處的住宅社區及商家參與節能減碳之診斷輔導。101年度估計共節省約 155萬2,085度電力,減碳量約79萬1,654公斤二氧化碳,節省電費約9百萬元,減量成效相當可觀;為提高社區改造之意願,臺中市亦編列相關經 費,以提供經濟誘因機制之方式,補助社區更換公共照明、節約用水設備等。
100年及101年總計共補助268處公寓大廈,協助社區節省電費近1,000萬元(約節電300萬餘度),換算減碳量更高達1,800公噸CO2e/ 年,前述兩項方案的實施皆創造了可觀的節電效益。此外,臺中市還建立了「低碳社區認證」機制,目前共計有10處社區在公共用電節約、社區節水措施、垃圾分 類及資源回收、環境綠化等做法上有優異表現(如大安區龜殼社區設有風力發電機、西屯區麗景天地社區設有雨水回收裝置等),進而獲得低碳社區標章認證。
環保局強調,低碳策略的執行除外在的硬體設施建構,亦應深化其內涵,從建立民眾參與的自主性做起,可促成市民與政府合作的契機,擴大整體環境的效益及價值。臺中市為積極打造成為中部地區低碳示範城市而努力,為求良好的生活品質,全民齊心共同來響應減碳行動。
未 來臺中市政府將持續實施公寓大廈及商家輔導,並以補助獎勵的方式引導各社區商家能運用優勢及特色落實低碳發展,除可展現實踐節能減碳的理念之外,更可間接 提昇居住品質及商業價值。有效整合低碳、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等技術後,再行逐步落實於社區商家進而擴大到全城市,創造出一個更適宜居住且環境價值兼籌並顧的 世界級低碳城市。(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廣告)
環保局指出,以人口密集的集合式住宅為施作對象,由社區公共空間為首要改善點擴張其減碳的規模及效益,低碳城市建構初期,首重市民習慣之改變。臺中市政府 也不遺餘力自100年起,協助推動社區低碳輔導、社區節能改造、辦理社區低碳概念宣導推廣、同時推動社區觀摩學習等相關事宜,藉由社區經驗分享及推動對象 參與決策之過程,建立一個全民參與機制之永續節能社會。
為營造低碳節能的居住環境,臺中市成立了「臺中市低碳社區輔導團隊」,輔導轄內389處的住宅社區及商家參與節能減碳之診斷輔導。101年度估計共節省約 155萬2,085度電力,減碳量約79萬1,654公斤二氧化碳,節省電費約9百萬元,減量成效相當可觀;為提高社區改造之意願,臺中市亦編列相關經 費,以提供經濟誘因機制之方式,補助社區更換公共照明、節約用水設備等。

環保局強調,低碳策略的執行除外在的硬體設施建構,亦應深化其內涵,從建立民眾參與的自主性做起,可促成市民與政府合作的契機,擴大整體環境的效益及價值。臺中市為積極打造成為中部地區低碳示範城市而努力,為求良好的生活品質,全民齊心共同來響應減碳行動。
未 來臺中市政府將持續實施公寓大廈及商家輔導,並以補助獎勵的方式引導各社區商家能運用優勢及特色落實低碳發展,除可展現實踐節能減碳的理念之外,更可間接 提昇居住品質及商業價值。有效整合低碳、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等技術後,再行逐步落實於社區商家進而擴大到全城市,創造出一個更適宜居住且環境價值兼籌並顧的 世界級低碳城市。(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