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關懷教育文化方面,吳瓊華特別要求市府落實特殊教育、幼兒教育及充實改善教育設施,以提升教育品質。在健康醫療資源部分,她建議政府針對鼓勵婦女生育提高補助,減少少子化的問題;並力促市府在大臺中偏遠地區設立完善的巡迴醫療車,照顧里民並且協助獨居老人取得照護、復健、假牙等補助。
在爭取社會福利方面,她更針對關懷婦幼安全、老人安養、身心障礙及低收入弱勢者權益的保障加以爭取。另外在交通建設部分,吳瓊華更盡心積極爭取鐵路高架化自大慶站延伸到烏日;另配合捷運車站開發,爭取早日打通建國南路延伸到烏日火車站以便利交通;更要求積極推動開發烏日高鐵特區的發展以帶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繁榮。
吳瓊華同時重視水土資源環境保護,爭取大里溪、柳川、麻園頭溪、筏子溪的整治,杜絕水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其他如自治橋、精忠僑等改建,以及爭取焚化爐回饋金比例、爭取志工福利保障等;並和鄉親堅決反對肉品市場遷移到烏日的抗議案,她都站在里民及地方的立場發聲。
政治生涯及服務的延續傳承,吳瓊華誠心期待鄉親給她機會,她就能點燃希望,一步一腳印地學習及累積並且踏實服務。最重要的是有家人、朋友相挺,才會有今天的吳瓊華,她將以愛心細心專心讓鄉親感到幸福快樂,她更深信必須不計代價堅持下去。她並感謝永遠站在身邊力挺支持的鄉親好友,吳瓊華將和大家真心分享所有的幸福快樂,並感恩知福惜福!認真努力為鄉親繼續打拼!(文、圖/馬源培)
------------------------------------------------------------------------------------------------------------------

一頭濃密的黑髮,和酷似名星臉的泛黃照片,是他任公職前拍下的。他出生屏東萬丹,成長在傳統的務農家庭,他不僅是家中唯一的小孩,也是長孫;雖然與同齡的小孩相較,儼如「天公仔子」,集寵愛於一身,但家中農事他卻不曾缺席過。由於長輩的期許,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功課當然是-讀書,而與生俱來的認真個性,使他的學業成績向來表現優異。
民國6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中興大學森林系,經教授推薦,於同年6月進入高雄一家木業公司服務,由於自己的努力獲得上司的賞識,短短3年,便由基層幹部調升課長、廠長,在他的帶領下,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民國69年和同是畢業於中興大學的女友共結連理,巧與不巧的是,另一半也是家中獨生女,為了兼顧雙方家庭,幾經思索,決定辭去木業公司廠長職務,並舉家遷居臺中。
為了北遷、轉職,他重拾書本投入公職考試,民國71年順利通過丙等基層特考,並於隔年榮登高等考試及乙等基層特考雙榜的榮耀,不過,那頭濃密的黑髮從此就没再回來過。公職初始他任職高雄縣鳳山市公所,嗣因考試分發轉任職於高雄市政府人事處,復因遷居臺中的規劃,調往臺灣省政府人事處。在省政府人事處期間歷經科員、股長、專員及主任等職務,有豐厚的專業歷練,更負責省政新聞之發布、媒體記者的溝通協調重任,表現優異,甚得長官及媒體同業的肯定。
最感驕傲的是,他籌辦推動全省人事資訊業務,是人事資訊業務從零到今日走向Web、雲端化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加上他的幹勁和熱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未曾鬆懈。一本密密麻麻的筆記、一顆永遠清晰的頭腦及一份永不熄滅的熱忱,使他不僅屢獲首長的重用及信任,更在合併升格直轄市後的臺中市府團隊中被賦予要職,輔佐市長,亮眼施政,成為市長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文、圖/馬源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