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委員盧秀燕以優異成績自政治大學畢業後,順利考進華視新聞部,擔任記者和執行製作6年,隨後並出任華視中部新聞中心首任採訪主任兼特派員5年。在前後 共計11年的電視記者和主播生涯中,曾以「假愛心、真斂財─揭發假慈善團體非法募款系列報導」榮獲電視新聞最高榮譽電視金鐘獎最佳採訪獎。她忠於新聞真 相,勇於挑戰不法的負責態度,不僅得到媒體同業的一致肯定,更得到閱聽大眾的認同及支持。
由於形象良好、新聞工作表現傑出,民國83年盧秀燕獲國民黨提名競選台灣省議員,並以最高票當選。當時她決定放棄電視主管職務和優渥薪資轉戰省議員時,雖 然家人及眾多親友均表反對,但對一向勇於接受挑戰、積極超越自我的盧秀燕而言,堅信人的生命有限,重要的是,如何發光發熱,為社會國家帶來正面的力量,因 此只要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事她都應努力達成,全力以赴。
盧秀燕在二屆省議員任內表現傑出,問政認真又言之有物,並努力解決民眾困難大小事,爭取地方建設不遺餘力。在她的無私奉獻付出下,鄉親選民隨後支持她參選 立法委員並連任五屆至今。同時,自有評鑑制度以來,盧秀燕已經連續4年被公民監督聯盟評鑑為第一名的國會議員,也是對她最大的肯定。
她問政全方位,尤其長期關心教育,為台中市各級學校爭取教學設施、愛心媽媽導護設備、大型洲際棒球場、國立台中圖書館遷建用地取得及藝文體育經費等。
政大地政系畢業的盧秀燕,更運用專長,創先向國防部、財政部等中央部會爭取閒置國有地,無償交由台中市政府代管,闢建為公園綠地,增加市民休憩使用,並為 台中市節省數十億購地費用。至今完成之國有地代管闢建為公園綠地有育強公園、稅務新村綠地、一德新村、省新聞處宿舍及東光里錦上公園等。
盧秀燕長期擔任掌握國家總預算之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發放之「消費券」856億特別預算,即由盧秀燕擔任立法院聯審會主席主持通過。証明她對國會議事之純熟及對國家重大議案嚴謹審慎之態度,得到各界一致之信任與支持。
---------------------------------------------------------------------------------

民國49年,台灣一場小兒麻痺的風暴改變了這個孩子的一生,他在一次高燒之後,感染了小兒麻痺而全身癱瘓。母愛的堅毅,為他的生命創造了奇蹟,在不斷地治療與復建下,只留下左腳跛行無法痊癒,從此必須以雙柺助行。
「若天上有梯子,他也會爬上去看看」,這是家人形容他幼年時的調皮與好奇,常用的一句玩笑話。對照現在的他,喜歡極限運動,登玉山、富士山,騎自行車,參加東南亞4乘4吉普車賽事,真是再貼切也不過。
高中時的他,因為熱愛古典吉他及畫畫,喜歡跟同學辯論哲學、文學、信仰等人文思潮,考試總是臨時抱佛腳,高中因此讀了4年。天性樂觀的他,不以為意,後來考上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到處求職,因身體障礙,卻頻頻碰壁,最後決定隻身前往美國讀書。
在美國忙碌的課業外,他也擔任台灣同學會會長,為遠在異鄉的台灣同學服務,煮菜、辦晚會、開巴士當導遊,樣樣都來。8年後,拿到特教及身心障礙的碩博士學位,隨後返台從事身心障礙機構輔導工作。
因緣際會,在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民國82年,他投身政治,競選公職,接下來就是馬不停蹄地為地方服務,並領銜制定國家的諸多政策。他經常掛在嘴邊 的一句話是,「政治人物是公共財」,既然是公共財,就該為民所用,擺在哪裡有最大的用處,就該在哪裡,這樣才無愧於人們的支持與社會的栽培。
他的社會形象及熱情能量,讓許多身心障礙朋友及家長,懷抱著不放棄的希望,並被延攬進入市府服務。在推動憲法將「殘障」一詞改為「身心障礙」之後,他進一 步地說,「障礙」還是有「礙」,台灣應該更進步地稱為障礙者為「挑戰者」,挑戰有限的智能、有限的肢體和健康,並擁有獨一無二的美麗人生。
「若天上有梯子,他也會爬上去看看」,這是家人形容他幼年時的調皮與好奇,常用的一句玩笑話。對照現在的他,喜歡極限運動,登玉山、富士山,騎自行車,參加東南亞4乘4吉普車賽事,真是再貼切也不過。
高中時的他,因為熱愛古典吉他及畫畫,喜歡跟同學辯論哲學、文學、信仰等人文思潮,考試總是臨時抱佛腳,高中因此讀了4年。天性樂觀的他,不以為意,後來考上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到處求職,因身體障礙,卻頻頻碰壁,最後決定隻身前往美國讀書。
在美國忙碌的課業外,他也擔任台灣同學會會長,為遠在異鄉的台灣同學服務,煮菜、辦晚會、開巴士當導遊,樣樣都來。8年後,拿到特教及身心障礙的碩博士學位,隨後返台從事身心障礙機構輔導工作。
因緣際會,在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民國82年,他投身政治,競選公職,接下來就是馬不停蹄地為地方服務,並領銜制定國家的諸多政策。他經常掛在嘴邊 的一句話是,「政治人物是公共財」,既然是公共財,就該為民所用,擺在哪裡有最大的用處,就該在哪裡,這樣才無愧於人們的支持與社會的栽培。
他的社會形象及熱情能量,讓許多身心障礙朋友及家長,懷抱著不放棄的希望,並被延攬進入市府服務。在推動憲法將「殘障」一詞改為「身心障礙」之後,他進一 步地說,「障礙」還是有「礙」,台灣應該更進步地稱為障礙者為「挑戰者」,挑戰有限的智能、有限的肢體和健康,並擁有獨一無二的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