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就業大不易?一家人力銀行針對中部地區勞動人口調查,九十五年大台中失業率4.1%,高於全台失業率的3.91%,3成處於待業中,抱怨求職環境冷颼颼,但中彰投就服中心估計,中科、后里、虎尾園區完工量產後,涵概周邊附加工作,將達14萬個工作機會,中部地區的就業問題,到底出在那裡?
■圖.文/高偉祥
1111人力銀行最近以台中地區,18到55歲有意願工作的勞動人口作調查,發現3成想轉職或失業中的民眾,找不到速配工作原因,有連面試都沒被通知、沒有適合工作、嫌薪水低,老闆對員工不滿意,員工也對薪水不滿足。
職缺與求職意願有差異
人力銀行調查,工作職類供需失衡,造成高失業率,求職者常發生履歷表投寄上百張,卻毫無音訊,為增加工作機會,還轉戰北部謀職,但大台中環境佳、生活費低,又能就近照顧家人,還是有不少遊子或外地人,願意來中部找更大工作空間。
人力銀行分析台中地區,工作機會較多的產業別為,工商業服務、傳產製造、資訊科技,但求職者最想從事的工作,則以資訊、科技產業、傳產製造業、民生消費業最熱門,顯示職缺與求職意願有差異。
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說,求職者若想避免成為失業族,除多掌握就業市場供需現況外,更需對自己進行職能分析,了解自己在職場的優劣勢,強化專長改善弱項,才能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
調查指出,中部薪資水準平均低於北部5595元,高於大高雄地區192元,物價水準成為影響區域薪資的重要因素,由於中南部物價水準比北部低,即使薪資不比北部高,但上班族實質可支配的所得,並不少於北部。
吳睿穎表示,中部地區就業市場,早期以貿易和工、農業為主,現因中科、產業轉型、交通優勢,服務、民生消費產業蓬勃,近年來不少中部餐飲業,頻將生意版圖擴充到南北,代表台中產業發展優勢,所以建議求職者,不必設限要擠破頭進入科技產業,選定潛力佳的企業,也能擁有自己的職涯舞台。

中部還可能出現人才荒
1111人力銀行公布調查數據,表示中部就業環境不及格,勞動人口有3成失業中;但中彰投就服中心指出,就業服務的求才和求職人數,比例為119%,中科及后里、虎尾園區全部完工量產後,涵概周邊附加工作,將達14萬個工作機會,屆時還可能出現人才荒。
中彰投區就服中心表示,1111人力銀行依主計處調查報告,九十五年大台中失業率4.1%,高於全台失業率的3.91%,台中地區18到55歲勞動人口,有3成失業,但中彰投區所屬的6個就業站,47個鄉鎮就業服務點,統計的求才和求職人數,比例為119%,顯示徵才的工作比求職者多。
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執行長陳明德也表示,預估中部科技走廊經奈米產業的定位後,整體營收在2010年將達1兆5000億元,提供中部就業市場6到8萬個就業機會,以後中科、后里、虎尾等園區全部完工量產後,加上衛星工廠的職缺,將達14萬個工作機會,從半導體工程師、資訊工程師到作業員都很搶手。
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強調,中科的產業結合人才,創造就業指標性優勢,目前針對中科人力需求調查,看好半導體人才需求超過3萬5000人,其中以IC設計工程師、設備工程師需求最高,而數位內容產業人才需求,將從製造務導向轉型為原創導向,預計人才需求亦超過2萬人。陳明德引用經建會數據分析,2005到2008年高級專業及管理人力短缺5萬、基層人力不足32萬人,中級人力則是過剩1萬餘人,人力需求也呈M型化發展。
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
中彰投就服中心主任鍾錦季指出,勞委會為終結失業者,更在中彰投區召集就業多媽媽,發揮雞婆精神,半年就媒合近七千人找到工作,開發廠商釋出上萬個就業機會,就業多媽媽在開發新工作的過程,嘗盡人間冷暖,但多數人愈挫愈勇,有些廠商剛開始還不信任,認為勞委會的就業服務站找不到他需要的人才。
就業多媽媽表示,為失業者媒合工作時,遇到家貧、體弱、高齡、工作能力低,屢次媒合工作不成的極弱勢失業者,會想盡辦法排除萬難,安排家庭代工,希望讓他們趕快擁有收入,好安定生活。
就業多媽媽以幫失業者找頭路的經驗分享,有科技專業的年輕人,在中科、台中工業區找工作,競爭力強,容易獲錄取,但中高齡失業者想在職場重新出發,常面臨更多的挑戰和競爭。
中彰投就業中心給失業者的鼓勵是「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現在還沒有找到,並不代表它不存在,但是想要找到那塊肥沃的土地,就必須要先踏出去,不能乾等工作上門,心情保持樂觀和自信,對同樣陷入失業待業、轉業壓力的年輕人來說,也是重入職場行列的重要契機。
■圖.文/高偉祥
1111人力銀行最近以台中地區,18到55歲有意願工作的勞動人口作調查,發現3成想轉職或失業中的民眾,找不到速配工作原因,有連面試都沒被通知、沒有適合工作、嫌薪水低,老闆對員工不滿意,員工也對薪水不滿足。
職缺與求職意願有差異
人力銀行調查,工作職類供需失衡,造成高失業率,求職者常發生履歷表投寄上百張,卻毫無音訊,為增加工作機會,還轉戰北部謀職,但大台中環境佳、生活費低,又能就近照顧家人,還是有不少遊子或外地人,願意來中部找更大工作空間。
人力銀行分析台中地區,工作機會較多的產業別為,工商業服務、傳產製造、資訊科技,但求職者最想從事的工作,則以資訊、科技產業、傳產製造業、民生消費業最熱門,顯示職缺與求職意願有差異。
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說,求職者若想避免成為失業族,除多掌握就業市場供需現況外,更需對自己進行職能分析,了解自己在職場的優劣勢,強化專長改善弱項,才能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
調查指出,中部薪資水準平均低於北部5595元,高於大高雄地區192元,物價水準成為影響區域薪資的重要因素,由於中南部物價水準比北部低,即使薪資不比北部高,但上班族實質可支配的所得,並不少於北部。
吳睿穎表示,中部地區就業市場,早期以貿易和工、農業為主,現因中科、產業轉型、交通優勢,服務、民生消費產業蓬勃,近年來不少中部餐飲業,頻將生意版圖擴充到南北,代表台中產業發展優勢,所以建議求職者,不必設限要擠破頭進入科技產業,選定潛力佳的企業,也能擁有自己的職涯舞台。


中部還可能出現人才荒
1111人力銀行公布調查數據,表示中部就業環境不及格,勞動人口有3成失業中;但中彰投就服中心指出,就業服務的求才和求職人數,比例為119%,中科及后里、虎尾園區全部完工量產後,涵概周邊附加工作,將達14萬個工作機會,屆時還可能出現人才荒。
中彰投區就服中心表示,1111人力銀行依主計處調查報告,九十五年大台中失業率4.1%,高於全台失業率的3.91%,台中地區18到55歲勞動人口,有3成失業,但中彰投區所屬的6個就業站,47個鄉鎮就業服務點,統計的求才和求職人數,比例為119%,顯示徵才的工作比求職者多。
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執行長陳明德也表示,預估中部科技走廊經奈米產業的定位後,整體營收在2010年將達1兆5000億元,提供中部就業市場6到8萬個就業機會,以後中科、后里、虎尾等園區全部完工量產後,加上衛星工廠的職缺,將達14萬個工作機會,從半導體工程師、資訊工程師到作業員都很搶手。
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強調,中科的產業結合人才,創造就業指標性優勢,目前針對中科人力需求調查,看好半導體人才需求超過3萬5000人,其中以IC設計工程師、設備工程師需求最高,而數位內容產業人才需求,將從製造務導向轉型為原創導向,預計人才需求亦超過2萬人。陳明德引用經建會數據分析,2005到2008年高級專業及管理人力短缺5萬、基層人力不足32萬人,中級人力則是過剩1萬餘人,人力需求也呈M型化發展。
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
中彰投就服中心主任鍾錦季指出,勞委會為終結失業者,更在中彰投區召集就業多媽媽,發揮雞婆精神,半年就媒合近七千人找到工作,開發廠商釋出上萬個就業機會,就業多媽媽在開發新工作的過程,嘗盡人間冷暖,但多數人愈挫愈勇,有些廠商剛開始還不信任,認為勞委會的就業服務站找不到他需要的人才。
就業多媽媽表示,為失業者媒合工作時,遇到家貧、體弱、高齡、工作能力低,屢次媒合工作不成的極弱勢失業者,會想盡辦法排除萬難,安排家庭代工,希望讓他們趕快擁有收入,好安定生活。
就業多媽媽以幫失業者找頭路的經驗分享,有科技專業的年輕人,在中科、台中工業區找工作,競爭力強,容易獲錄取,但中高齡失業者想在職場重新出發,常面臨更多的挑戰和競爭。
中彰投就業中心給失業者的鼓勵是「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現在還沒有找到,並不代表它不存在,但是想要找到那塊肥沃的土地,就必須要先踏出去,不能乾等工作上門,心情保持樂觀和自信,對同樣陷入失業待業、轉業壓力的年輕人來說,也是重入職場行列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