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每天必須在日新月異的生活中不斷奮鬥與競爭,面對巨大而複雜的壓力,很容易對生理及心理產生影響。一般人於身體有病痛時會急著找醫師看診、拿藥,也會做年度的身體檢查,然而我們卻常常忽略去傾聽心理的需要,有時甚至渾然不覺。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廣編特輯
對此,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9月間首次舉辦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週活動,其中特別針對有失眠困擾民眾舉辦的免費「睡好覺團體治療」項目。根據臺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在臺灣有超過1/4的民眾,即約有600萬人有睡眠障礙,其中入睡需要30分鐘以上且失眠超過1個月的人口就高達250萬人。睡眠不足時,注意力、記憶力及判斷力等各項能力表現都會變差,同時也容易對情緒、抗壓能力造成較大的負擔。
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睡好覺團體藉由專業心理師的帶領,教導民眾對睡眠機制與失眠病因的正確認識,以DIY方式進行自我睡眠狀況評估,並學習利用非藥物的方式來調整睡眠習慣與信念,進而在行為上調整個人的生理時鐘,及學習放鬆技巧來協助改善睡眠狀況。睡眠障礙只是許多心理困擾的冰山一角,它提醒我們應重視自己的心理狀態、能看見自己心理的需要,以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心理健康 你我關心
另外,衛生局亦相當關懷精神障礙者,致力於去除一般社會大眾對於精神障礙者之汙名如:暴力、不可控制、潛在危險等等偏見與歧視。因此,在本次系列活動中同時舉辦「康復天使趣味競賽暨歌唱才藝」,藉由活動,讓病情穩定之精神病友,有機會展現他們的才華,讓社會看到他們健康的一面,進而接納並關心這些康復之友融入社區。
這次系列活動更結合中醫師與營養師的專業知識,共同來守護市民的心理健康。從營養與中醫的觀點,建議民眾使用「抗壓飲食」及選擇適當的中藥材來為自己進行食療抒壓,或是藉由穴位按摩、運動及多曬太陽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為本市推動市民身心健康之一大創舉。
黃美娜說,衛生局期以多元化的方式,藉由宣導、各式抒壓講座、團體,或相關領域專業人員研習,全面關懷市民身心健康,包括:兒童、青少年、婦女、男性、老年族群等。未來,更將與財團法人私立臺中縣精神衛生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合作,期藉此連結相關精神與心理衛生資源,以協助精神病友紓解心理壓力、關懷弱勢族群需求,展現了衛生局對於維護與增進市民身心健康不遺餘力。
同時,衛生局為照顧市民的心情適應狀態,也在心理健康週系列活動中提供民眾一個情緒的出口,讓民眾在無人能傾訴時可以使用「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或是使用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的免費心理諮商專線(04)2515-5148預約。透過參與成長團體、甚至進行心理諮商傾訴心裡的負荷,適時抒發自己背負的情緒重擔,來使所有民眾能用另一種較為省力、且正向的方式來面對生活。
黃美娜強調,「健康」其實是一種生理上、心理上、與社會上的完全安寧美好狀態,而不僅僅只是免於疾病或虛弱而已。臺中市政府衛生局以一系列精神衛生心理健康活動,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喚起市民對自己心理建康狀態的重視,協助市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心理調適方式,劃出生命中最美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