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Fun媽祖」,全臺宗教盛事「2011臺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遶境進香活動,訂於國曆4月8日(農曆3月初6)午夜11時零5分起駕遶境,今年經請示媽祖同意,遶境行程為9天8夜。行程跨越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4縣市,全程徒步3百多公里,參與的廟宇80餘座。除為臺灣宗教界一大盛會,更藉由媽祖文化節的推動,從媽祖信仰出發,由多元風貌的文化藝術活動發光發熱,未來,不止是臺灣「三月Fun媽祖」,全球信眾也都將加入此一行列。
■文.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市長胡志強表示,媽祖遶境進香儼然已成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形塑了大臺中的特色文化,讓豐富的民俗代代相傳,使不管在地或國外的民眾皆能透過實際參與,從最貼近生活的民間信仰來認識臺灣,認識本土文化之美。更藉由民間宗教信仰結合文化節的舉辦,帶動民眾的向心力與互動,充實藝術文化內涵。運用節慶活動吸引民眾注目,引發文化經濟效益,以文化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強化臺中市的國際競爭力。

花朵繽紛 媽祖遊春賜福
「2011臺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以「兔躍藝百迎媽祖」為活動主題,今年最大特色就是配合建國百年及縣市合併,於2月17日起至7月24日止,在大臺中市的29個行政區擴大辦理各項展演活動。觀光旅遊部份延續深受歡迎的「觀光鐵騎報馬仔」、「鐵道追福—遊輪式列車逍遙遊」套裝旅遊行程。讓更多外地民眾有機會了解大臺中各地的風土民情。
武藝文化除了在地的「大甲五十三庄」武館參與演出外,並舉辦2011國際少林武術大賽暨全國中正盃少林拳道武術錦標賽,精彩可期。起駕前1晚舉辦「媽祖之光」大型晚會,以媽祖文化、媽祖精神為切入點,邀請知名藝人與民俗技藝團隊演出,內容極具可看性,為大甲媽祖起駕前最盛大的表演活動。
正所謂「三月Fun媽祖」,每年到了花朵繽紛的春天裡,臺灣各地掀起了迎媽祖的活動,長年被供奉在廟裡的媽祖,被虔誠的信徒扛出來遊春賜福。不論是進香或出巡,人人懷抱著虔誠的心情隨香,歡喜的參與熱鬧的迎神賽會活動,在各地舉辦的迎媽祖活動中,又以「臺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規模最大、最受矚目。

文化局長葉樹姍說,自民國88年起結合民間與公部門力量,發展成為「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藉由宗教與觀光資源的結合,提昇地方節慶格局,擴展成為國際性節慶。從民國93年開始,更以7大主軸貫穿,分別是媽祖遶境進香、武藝文化、戲曲文化、產業文化、媽祖文化特展、觀光旅遊、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等。
藉由主軸帶動相關觀光旅遊、宗教朝拜、藝術展演、學術討論、地方產業再升級的各項活動,每年均吸引國際各大媒體爭相來臺採訪,已成為傳播界的1大佳話。大甲媽祖的進香時間固定在每年的元宵節農曆元月十五日晚上,以擲筶的方式向媽祖請示出發日期,而今年擲筶結果,確定於國曆4月8日,也就是農曆3月初6午夜11點零5分起駕遶境。而今年經請示媽祖同意,也將遶境行程訂為9天8夜,以避免信眾奔波勞累。
除遶境外,「臺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擴大了全球華人宗教活動參與廣度。因為媽祖信仰為華人生活圈的重要信仰之一,透過國際觀光文化節之舉辦,讓「大甲媽祖」成為國際性新聞媒體報導的焦點,更藉由舉辦各項文化藝術主軸活動,讓全球更多人知悉並引發其參與的興趣,進而積累對華人文化的認同。
胡志強指出,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將多元族群文化內涵引介至傳統民間宗教活動中,持續至今年已辦理第13年,主辦單位於2004年開始規劃年輕世代的加入,其中教師和學生等進香團體引發了廣大的好評。詢問及有意願參與進香活動的各界團體越來越多,對於進香隊伍年齡層逐漸老化的現象有正面作用,更將多元族群文化之內涵融入此一宗教活動中,對整體民間文化有正面的幫助。

葉樹姍表示,一方面藉由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的辦理,帶動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另外則透過地方性的慶典活動凝聚觀注焦點,進而製造觀光議題,達到觀光客倍增之目的,創造地方產業、政府、民眾三贏的局面。並經由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效益評估,廣納各界意見,改進並提升整體活動內涵,達到國際化、精緻化、產業化、觀光化、年輕化、在地化6大目標,成為國內最具特色之文化節,甚至站上國際舞臺,塑造臺灣城鄉新魅力。
媽祖進香巡行的歷史,大甲地區相傳清朝時期,每隔12年,地方迎鎮瀾宮的「三媽」(副爐媽)自大安港搭船前往湄洲進香,至日治時代因船隻從大安港出海遭管制與廢港,造成湄洲進香的活動暫停。進入20世紀以後,因北港朝天宮的重建與宣揚,而在牛販的牽引下而有了北港進香的活動,日治時代數年前往1次。
民國37年(1948)以後年年迎「正爐媽、副爐媽」南下北港進香。民國76年秋天,迎大甲媽祖返回湄洲祖廟進香,翌年因改變進香名稱,衍生諸多問題,大甲鎮瀾宮董事會決定改道前往新港奉天宮。迎「正爐媽、副爐媽、千年祭湄洲媽」遶境進香,迄今已經滿20年了,而自76年返回湄洲進香以後,89年初次以南下鑾駕,藉著陸、海、空接駁的方式,迎媽祖回湄洲進香,也刈火歸來。95年以小三通的方式率領臺灣聯誼會的會員前往湄洲進香。
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冊
胡志強強調,「臺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活動舉辦以來,在民間與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經濟效益逐年成長。除發展成為與回教麥加朝聖及印度教恆河洗禮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盛事外,更使媽祖文化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注意,登錄於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冊中。
而這份榮耀與成長的活力均來自民間豐富的文化底蘊,民間多采多姿的自主動力,與政府海納百川的資源整合平臺。活動內容中不僅保有舊日的優良傳統之傳承,也能夠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俱進隨時加入新的內容與創新。藉由媽祖文化節的推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媽祖信仰與文化將更加發光發熱,不止是臺灣「三月Fun媽祖」,全球各地也都將加入此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