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淑如 圖/李佳璟
據現場民眾張瑞法表示,原本以為只是路面傾斜而已,不料在一台重量級的台中市環保垃圾車經過、碾壓之後,又大又深不可測的窟窿就這樣產生了。他說,雖然發生坑洞後隔天,工程人員已經緊急回填,但卻一共用了11部水泥漿車和2部大卡車的碎石子投入才能暫時填平,可見坑洞範圍有多深,民眾張瑞法就在現場路邊經營檳榔攤生意,因此多的是時間就近監督施工品質,根據長期的觀察,他說,其實發生事情的前20天,施工承包商國登公司就已經發現塌陷,並且投入了50公斤的水泥共計5000包,每車625包共八車,但是否跟這個坑洞有因果關係,還需要國登公司的說明。
「透地雷達」檢視地底狀況
事情發生後,最緊張的莫過於中科管理局,經過媒體大肆報導和市議員不斷關心,深怕此一事件所引發的民怨將使工程再度延宕,中科管理局營建管理科科長謝東進表示,坑洞造成後即以高性能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進行回填灌漿,以防止坍陷情形持續,翌日又於推進開挖面砌牆封閉,並於該處沿線安裝「沉陷觀測釘」與「房屋傾斜觀測儀」,以嚴密監視變位情形,再於坍陷處進行孔隙灌漿,以填補回填CLSM後仍存有之較小孔洞。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掌握安全性,中科管理局也委託朝陽科技大學營建研究所以「透地雷達」檢視地底狀況及事發原因分析。

對於有民眾向市議員檢舉施工單位將忠勇路開挖後,把好的基礎土石運走,但卻回填廢棄土來施作工程,中科管理局謝東進澄清說,那是為了防颱措施而進行的緊急回填,並非工程埋設完成之覆土回封,民眾誤解才以為是盜運。至於回填路面有稍微隆起現象,謝東進表示,施工單位為再防止土石、灌漿及地盤改良之漿液再度流入管道內,於開挖內部築起一道封牆,再以壓力灌漿,地面部份微幅隆起,表示泥漿足夠紮實,這又是一樁誤會。他說,民眾若要確認是否為安全的施工品質,最有利的證據是,事發處完成穩固封堵後,排水系統所排出水量已明顯減少,且不再混濁。
後續處理已達到穩定地盤之效果
中科管理局謝東進進一步說明,管理局已經在塌陷點附近民房安裝「沉陷觀測釘」與「房屋傾斜觀測儀」,並用透地雷達檢視坍陷附近路面,截至目前為止,監測結果,傾斜儀器幾無變化,這代表施工單位後續處理已達到穩定地盤之效果。管理局再以此請教專家學者分析解讀,初步認定已無危險性,但是中科管理局仍然加強週遭監測的點和頻率,一點都不敢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