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大坑風景區20年首次都市計畫有譜!市府針對大坑風景區做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朝低密度、高品質的方向開發,已獲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捷運綠線全線路線今年能夠確定,以後還要爭取延長路線至大坑圓環附近,設計一座景觀吊橋,讓民眾至大坑遊玩的路線更加便利。
■文.圖/李佳璟
■文.圖/李佳璟

有台中市後花園之稱大坑風景區,佔地共有3545公頃,約為台中市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從七十七年都市計畫定案後,20年來都沒有任何的變更,未做細部規畫,都市計畫也無通盤檢討。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說,市府自九十六年起規劃,針對大坑風景特定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現在台中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已通過該區的計畫案,即將送內政部審查,對大坑地區的發展,有相當性的指標作用。
搭捷運遊大坑更方便
蕭家旗指出,未來根據土地實際使用需求,將整體規劃大坑風景區,除了原有的風景區和住宅區之外,另外規劃增加有旅館區、文教區、度假山城專用區、水岸遊憩專用區、旅客服務專用區、地方產業交流專業區及農業區等9種土地使用分區與14種公共設施用地。將朝低密度、高品質的開發,把住宅區和旅館以及相關的農業產業與休閒農業,都納入都市計畫內,未來整個風景區的規劃會更加完善。
為配合大坑風景區的發展,台中市捷運綠線全線路線如能於今年定案,定案之後,市府將爭取路線延長,配合興建景觀吊橋,連接經補庫與中台科技大學,塑造大坑入口景觀。
讓搭乘捷運的旅客在下車後,沿著吊橋徒步走至大坑風景區遊玩、爬山,同時也會規劃環狀道路,將大坑的交通建設與道路規劃做的更完備,讓民眾至大坑遊玩的路線更加快速、便利。
大坑螢火蟲、蝴蝶生態之美
至於大坑怎麼玩?台中市大坑風景區螢火蟲及蝴蝶生態復育成功,五月天正是「火金姑」繁殖旺季,大量螢火蟲有如森林夜精靈,點綴美麗的夜空。大坑有文化城的「陽明山」美譽,大坑場域中的中正露營區,是台中市最後一個場地完善的露營區,大自然生態豐富,市府在中正露營區左側通道上規劃的螢火蟲復育區,緊臨蝴蝶生態區和台灣獼猴區,形成天然的生態教室。
市府交通處表示,現在復育成功的螢火蟲包括水生、陸生、半水生,幼蟲計四萬多隻,營造螢火蟲的生物鏈,野放田螺供螢火蟲覓食,現在正是觀賞螢火蟲最佳時機,約晚上七點鐘後,天色昏暗,就可以在復育區看到如星光點點的「火金姑」。
螢火蟲復育區旁的蝴蝶區,四週種植姑婆芋、麥門冬、傘草、玉籠草、馬櫻丹、長穗木、龍船花等蜜源植物,翩翩起舞的蝶類包括黃蝶、紋青蝶、樺斑蝶、大鳳蝶、紫斑蝶、青蛺蝶、擬葉蝶種類繁多,晴朗天氣,大約在上午九時後,即可見到蝴蝶穿梭在樹木花欉之間。
十條步道各擇所好
大坑是台中市的後花園,九條登山步道更是民眾健行的好去處,現在台中市府已完成全長約1200公尺的十號步道工程,總計十條步道,可以連綴成一日遊的登山路網。大坑風景區十號步道新建工程,和其他九條步道聯通,形成環狀登山路網,登山遊客可體驗沿途不同風景,新建成的大坑風景區十號步道,路面有枕木碎石步道、木棧道及原生土道,步道中設有一座觀景涼亭及兩座觀景平台。
三月底啟用的十號步道沿途生態多元豐富,台中市府還在步道設置竹林步道、九重葛花區、相思林道、菇婆芋生態區、峭壁雄峰等五處,還設有生態解說牌,便利學校戶外教學說明使用,極富教育意義。
大坑風景區十號步道工程總經費約1800萬元,其中交通部補助1200萬元, 600萬元為市府配合款,十號大坑步道從去年八月開工,現已完工,三月底開放後,有大坑停車場及地震公園兩處停車場,方便登山遊客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