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踏入政壇、開始擔任民意代表,議員黃錫嘉就以打擊特權、挑戰不法做為他的問政目標。他從不管對方是不是大有來頭的政商人物;或是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下屬的政府官員,都是他揭發內幕與質詢不法的對象。
譬如像媒體、民代抨擊了快10年的「新社莊園」違法、違建問題,還有市府秘書處金科長藉勢藉端欺壓下屬等案件。只要問題被他得知發現,或有民眾向他陳情爆料,經查證屬實,一日不解決,他一定質詢到底,為民伸張公義。
當了18年的民意代表,有人認為黃錫嘉議員問政犀利、風格強勢;也有人認為他在質詢官員時,態度不假辭色、咄咄逼人,讓許多官員對於他的質詢方式,都頗為「畏懼」。
沒錯,這就是黃錫嘉的問政風格,也因此每逢議會開議時,各機關的府會聯絡人就到處打聽黃議員要問什麼問題?準備把砲口對準哪個機關局處或哪位政要首長?
黃錫嘉在質詢時,不是只有講話大聲而已,他指出,質詢的「本事」絕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高職畢業的他,深知自己所學的不足,所以曾到東海大學法律實務學士學分班、行政與立法研究學士學分班上課,在眾多東大名師的教導下,他習法、知法、用法,熟知政府部門的預算編列和各項法令規章。
因此,黃錫嘉質詢時全照法令來,絕不無的放矢。官員只要一遇到他的質詢,當然是「聽訓」的時間居多。
黃錫嘉說,他在每次定期會輪到他總質詢的前一天,為了避免「麻煩與困擾」,自己都會跑去「閉關」,甚至連電子媒體想要事前得知他的質詢內容,以便安排SNG車到場實況轉播,他都不願意事先透露質詢內容。他的理由很簡單:「我要問什麼題目,為什麼要提前告知你?」率直、認真、不作秀、積極問政的個性,不但為他贏得選民及官員的肯定與認同,更使他成為選區的俠客議員。
譬如像媒體、民代抨擊了快10年的「新社莊園」違法、違建問題,還有市府秘書處金科長藉勢藉端欺壓下屬等案件。只要問題被他得知發現,或有民眾向他陳情爆料,經查證屬實,一日不解決,他一定質詢到底,為民伸張公義。
當了18年的民意代表,有人認為黃錫嘉議員問政犀利、風格強勢;也有人認為他在質詢官員時,態度不假辭色、咄咄逼人,讓許多官員對於他的質詢方式,都頗為「畏懼」。
沒錯,這就是黃錫嘉的問政風格,也因此每逢議會開議時,各機關的府會聯絡人就到處打聽黃議員要問什麼問題?準備把砲口對準哪個機關局處或哪位政要首長?
黃錫嘉在質詢時,不是只有講話大聲而已,他指出,質詢的「本事」絕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高職畢業的他,深知自己所學的不足,所以曾到東海大學法律實務學士學分班、行政與立法研究學士學分班上課,在眾多東大名師的教導下,他習法、知法、用法,熟知政府部門的預算編列和各項法令規章。
因此,黃錫嘉質詢時全照法令來,絕不無的放矢。官員只要一遇到他的質詢,當然是「聽訓」的時間居多。
黃錫嘉說,他在每次定期會輪到他總質詢的前一天,為了避免「麻煩與困擾」,自己都會跑去「閉關」,甚至連電子媒體想要事前得知他的質詢內容,以便安排SNG車到場實況轉播,他都不願意事先透露質詢內容。他的理由很簡單:「我要問什麼題目,為什麼要提前告知你?」率直、認真、不作秀、積極問政的個性,不但為他贏得選民及官員的肯定與認同,更使他成為選區的俠客議員。
------------------------------------------------------------------------------------------
照片中這位笑容天真浪漫的小女生是誰,你猜到了嗎?

這是她小學三、四年級左右的照片,雖然因為年代久遠而顯得模糊不清,但依稀可以看出她開朗純真的個性。
家中有三個姊妹,她排行老大,在重男不重女的時代,只有中學教育程度的父母,卻積極培育她們,而她也不負父母的期待,努力用功讀書,考上政大,後來又取得淡江大學碩士學位。除了功課好,從學生時代她就參加作文、演講、朗讀等許多課外活動,還曾是高中校刊的總編輯、政大新生盃辯論比賽個人和團體雙料冠軍。
她說,多參加課外活動,不但培養她多元的知識,也養成她在忙碌的生活中,掌握和分配時間的能力,終生受用無窮。她因此常在演講中鼓勵年輕學子,不要死讀書,更要多方面勇於學習和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四年的大學生活,當別的同學忙於談戀愛和踴躍參加藝文社團時,她卻連續四年參加政大童軍團。因為她崇尚並實踐童子軍「日行一善」以及「智仁勇」的精神,由此可見她個性中正直和行俠仗義的一面。
另外,大學四年,她也主動積極擔任救國團志工,幫助弱勢並且利用課餘時間協助輔導中小學生。這樣熱心助人的天性,後來更成為她投身政治,競選公職,服務民眾,表現優秀又備受肯定的原因。她始終堅信,付出才是收獲,助人才是自助,民意代表唯有秉持公義與法理,才能為民眾創造最大的福祉。
家中有三個姊妹,她排行老大,在重男不重女的時代,只有中學教育程度的父母,卻積極培育她們,而她也不負父母的期待,努力用功讀書,考上政大,後來又取得淡江大學碩士學位。除了功課好,從學生時代她就參加作文、演講、朗讀等許多課外活動,還曾是高中校刊的總編輯、政大新生盃辯論比賽個人和團體雙料冠軍。
她說,多參加課外活動,不但培養她多元的知識,也養成她在忙碌的生活中,掌握和分配時間的能力,終生受用無窮。她因此常在演講中鼓勵年輕學子,不要死讀書,更要多方面勇於學習和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四年的大學生活,當別的同學忙於談戀愛和踴躍參加藝文社團時,她卻連續四年參加政大童軍團。因為她崇尚並實踐童子軍「日行一善」以及「智仁勇」的精神,由此可見她個性中正直和行俠仗義的一面。
另外,大學四年,她也主動積極擔任救國團志工,幫助弱勢並且利用課餘時間協助輔導中小學生。這樣熱心助人的天性,後來更成為她投身政治,競選公職,服務民眾,表現優秀又備受肯定的原因。她始終堅信,付出才是收獲,助人才是自助,民意代表唯有秉持公義與法理,才能為民眾創造最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