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優異辦學績效使他再度成為建國中學首位經遴選產生的校長,接下「百年建中、世紀紅樓」歷史傳承的一棒;完美孕育出兼具「人文關懷」與「宏觀視野」的「有品建中人」。
2010年12月25日,是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重要的一天,蔡炳坤應胡志強市長之邀,擔任臺中市副市長。就任前,建中同仁期許他:『此去自是人間大業,蔚為清譽留風景,峰高無坦途,更上一層雲,往來步履都要是明月清風』。他時刻不敢忘懷,謹記在心,自我惕厲。
這一年半以來,在他所負責督導的業務中,以「教育優先、文化先行、低碳城市、健康家園」為主軸,襄助市長打造『活力、健康、快樂』的友善城市。其中兩項最佳的成果為:
一、教育方面,經費支出由合併前(民99年)的348億元(縣市合併計算),增加至民100年的384億元(佔總預算36.46%);到民101年的409億元(佔總預算38.32%),共增加61億元,增幅為17.53%。
二、環保部分,臺中市率全國之先,第一個成立專責的「美好環境-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直屬於市長之下,由他兼任辦公室主任。並獲行政院選為中部低碳示範城市,作為各局處溝通協調平臺,有效整合資源,齊力建構宜居的城市。
蔡炳坤強調,為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臺中市也正以「尋找綠巨人」低碳環保愛地球的概念,積極申辦2017年東亞運。如果能成功取得東亞運的主辦權,對外勢 必再度成為國際焦點,站上國際舞臺;對內更將因此擴大運動設施建設,帶動體育風氣發展,讓臺中成為熱愛運動的健康大都會。
---------------------------------------------------------------------------------------

唸國小時,成績頂呱呱,畢業時還得到縣長獎。不過,生性叛逆卻極具俠義風骨的他,國中雖然唸的是升學班,但他卻厭倦每天讀死書的生活,二年級起,他搬起桌椅,自願轉到後段班就讀。不喜歡讀書的他,高中開始了「學校流浪生活」,最後才從臺北稻江商職畢業。
其實,天賦很高的他,在一次高中考試時,他輕易拿下高分,但老師根本不相信,以為他在作弊。第二次考試時,老師特別站到他旁邊監督,沒想到,他一提筆就從頭寫到尾,老師才發現這孩子會唸書,只是不喜歡而已。
退伍後競選議員,有感自己學經歷的不足,特別到東海大學修研法律實務學分班,從不缺席的他還當了班代表,得到全勤獎,現任考選部長董保成就是他當時的老師。
踏入政壇是一種偶然,父親雖然熱衷政治,但俠骨義氣的他,初次參選鄉代表就當選,任期未滿即轉戰縣議員成功,更高票當選第一屆臺中直轄市議員。前後總計18年的政治資歷,獨特的問政風格,不但打響他的名號,也贏得選民對他的肯定及支持。
猜猜看,這位俠客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