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市政府為因應全球化、兩岸經貿發展前景及中臺灣的未來願景,並考量臺中市發展成為適合居住的城市定位與國際化發展,市長胡志強積極推動「幸福城市」打造工程。包括水湳經貿生態園區開發;臺中捷運綠線、藍線、橘線系統建設;全球首創「美聲涵洞」構想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興建及市81用地開發經營購物商場BOT案等,整合文化、科技、產業、生態與交通等議題,擘劃出更具前瞻性、國際性及創意性的都市環境,奠定中臺灣與國際接軌的堅定基石。
市長胡志強指出,「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將整合經貿、創研、大學、休閒、文化、生活等機能,以打造躍動的都會新綠洲為定位,型塑本區成為中臺區塊生活的綠洲、創意的綠洲、文化的綠洲以及生物棲息的綠洲。並以「低碳生活」、「智慧生活」、「環境共生」為園區開發願景,同時以「大公園、大學城、大會展中心、臺灣精神臺灣塔」作為開發主軸,建構未來都市發展的新契機。
臺灣地標 都市之肺

「臺灣塔國際競圖」首獎由日本新生代建築師藤本壯介奪下,是一座強調自然、環保與周邊環境結合之生態綠建築。大家可以想像,在城市裡出現一棵巨大的榕樹,可以調節城市的氣溫與微氣候,在塔頂上還可以遠眺臺灣海峽、 中央山脈,無論白天或夜晚,光景和形象的變化都可以讓我們一再地感受到驚豔與讚嘆,成為全臺獨一無二的創新地標與城市綠洲。
同時,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內佔地68公頃、經費高達27億餘元的「中央公園」,被市長胡志強譽為超越綠化的都市之肺。國際競圖由法國景觀建築大師Catherine Moshach與國內知名建築師劉培森共同奪下設計大獎,設計顛覆傳統,具有原創性與前瞻性,透過電腦模擬控制溫度、濕度、污染物以形塑舒適的戶外空間。設計團隊將科學納入景觀設計的新版圖,探索環境議題與創意設計之間的全新關係,是創新大膽且令人耳目一新的實驗性構想,更營造成為一具有低碳、永續發展及綠能生活之示範城市專區。
全面推動捷運路網建設
胡志強說,在建設捷運路網方面,第一條捷運綠線(烏日文心北屯線)正積極施工中,預計民國104年底試營運。捷運藍線已於去年辦理完成公聽會及說明會,其規劃路線起自臺中港,沿中棲路、臺中港路、民權路、建國路、振興路、太平路、中興東路至太平國小。沿線行經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童綜合醫院、靜宜大學、弘光科技大學、東海大學、新市政中心、科博館、臺中教育大學、臺鐵臺中車站及太平區公所,路線總長約 29.5公里,設置22座車站,建設經費約1,249億元,並規劃轉乘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橘線及臺鐵。
另臺中捷運橘線已於上(2)月舉辦公聽及說明會,規劃路線起自中部國際機場,沿中

胡志強強調,因捷運系統推動所需時間較長且建設經費龐大,為能在短時間內建構大眾運輸路網,市府將先行建置快捷巴士系統(BRT),提供快捷與高效率的運輸服務,培養捷運運量,讓本市大眾運輸由BRT邁向MRT。
美聲涵洞 藝文重鎮
兼具戲劇人才培養與薪傳、媲美澳洲雪梨歌劇院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由日本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之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其「聲音涵洞」之建築空間形式係採用連續性自由結構曲牆所構成,其三次元穿透交錯之創新建築結構與空間形式,如洞窟般圈管狀混然一體之創新空間為世界建築史上首創。觀眾在進入主要設施三劇場之演藝空間前,即可充分感受歌劇院作為一「音響空間」或稱之為「美聲涵洞」的特徵。

臺中市無論就城市風貌或休閒消費等,已發展出獨特的觀光特色,臺中人好客、懂生活、熱愛藝術與生活美學也活絡了整個城市。不僅因臺中市即將出現一座具有國際話題的藝術殿堂,隨之興起的美學經濟力,也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將在完工後,將透過與周遭城市地景的結合,呈現動人的建築樣態,同時透過結合新市政中心專用區與結合周邊各相關文藝、文化展演空間與設施等,臺中市文化藝術特區樣貌亦逐漸形成,未來臺中市將成為國際藝文界重要的表演重鎮。
市81BOT 增加就業與繁榮經濟
由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瑞典宜家家居IKEA合作,提出的市81市場用地BOT案申請,去(100)年經甄審委員會評定為最優申請人。依

胡志強表示,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諾未來將招募300名以上員工,並優先聘用大臺中市民,提供多元就業機會;另將補助市府辦理花卉市場遷址新建工程經費、免費提供場地協助辦理相關農產品及生鮮食品促銷活動。並配合政府機關辦理大型活動停車場地需求之提供;廣場及人行道改善認養與提供相關產業合作機會等多項回饋方案。
胡志強強調,市81是繼市80、市113等等2個標租案後,第3個委託民間機構開發經營,市府現正與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議約及簽約應辦事項,並協助建物興建及賣場營運等工作事項。相信藉由與具規劃遠景、財務能力健全之民間機構合作,定能帶動地區經濟繁榮,增加市民購物便利性及多元就業機會。
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