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錦隆對中都的發展建設有著堅強的使命感,建議遷都大台中,將總統府遷至台中,以均衡全台區域發展,帶動大台中蓬勃建設,成為新的政經中心。建構市民休閒重鎮,重新檢討大肚山土地使用規定,劃設特殊物種保育地區,打造環保節能新首府;加速推動筏子溪整治,結合大肚山美景,打造中部的陽明山;同時要提升婦女權益照顧婦幼安全,督促企業落實婦女育嬰假、先生陪產假制度,健全家庭結構。
蔡錦隆更重視技職教育延伸教育補助,主張高職入學不排富,全面免學費,並協助推動12年國教於民國103年上路;推動公私立高中學費齊一門檻,補助私校改善師資及設備。他關懷單親家庭 重視幼兒教育,為因應雙薪家庭及單親家庭增加的趨勢,必須強化幼兒照顧及幼托教育體系,讓家長都能安心工作;並提升學前教保機構服務品質,積極推動「幼托整合」政策。
協助青年 關懷弱勢
對如何協助青年就業,重視社會正義,他要強化產學界合作,推動雙方緊密互補能力,使未來「畢業不再等於失業」,讓年輕人也能勇於追夢;同時關懷外配家庭,呵護新台灣之子,重視外籍新娘及新台灣之子教養問題,建構完整的外配教育與幼教制度,彌補因外籍婚姻造成文化及學習等弱勢的差距,協助他們迅速融入台灣社會。推動社區安養,全方位照護長者,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積極推動長期照護保險法,讓需要長期照護的老人、身心障礙者都能獲得尊嚴、快樂的照護服務。
蔡錦隆雖然爭取國民黨市長初選提名失利,但如同他的競選口號一般,”由武昌起義”到”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他熱情澎湃,求新求變,全力以赴的精神絕不改變。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他深刻的體會到,唯有用心盡心貼心,每個人都可以發揮所長,創造自己人生的第一名。
---------------------------------------------------------------------------------

大頭仔”是他從小的外號,仔細瞧瞧他的頭還真是比你我的都大上那麼一些些呢,在雲林北港出生的他,北港朝天宮的廣場是他小時候的遊樂園,端坐堂上的媽祖娘娘,就像個守護神般保佑著他。也許真是天公疼好人,幾次意外,都能平安的化險為夷,當然免不了留下一些疤痕,也可能從小就和媽祖娘娘很親近,熱心助人與心腸特別軟是他的不變個性。
小時候的他,就是個貼心的孩子,個頭比同年的朋友大一些,正義感強烈的他,總是弱小同伴投訴與依賴的對象,長期下來,在各時期都結交了不少好友,說交友滿天下是誇張了些,不過應該也相距不遠。從小熱愛運動及戶外大自然,小學四年級參加棒球校隊及幼童軍,養成團體合作及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秉持童子軍日行一善的理念熱心助人,也跟童軍結下不解之緣,一直到現在已經是老童軍了,還獲頒木章資格,擁有很完整的歷練。
他更是位孝順的孩子,早期的農村普遍經濟條件不好,父親開設汽車保養廠,因缺乏人手,課餘時都主動幫忙工作,因此汽車的基本保養維修對他來說就像理所當然般的熟悉,為顧及家庭與熟悉機械的領域,高中就學時選擇嘉義高工機械科就讀,並取得車床工乙級技術士與鉗工丙級技術士證照。畢業後為減輕父母負擔,憑著一股年輕人的拼勁,一只背包就北上打拼,曾任職於報關行小弟、貿易公司驗貨員,又應友人之邀,到彰化紙器包裝印刷材料廠擔任廠長,也曾任職營造廠監工、工地主任、建設公司公關及管理部主任等工作,後來因緣際會,與現在這份工作結了緣,一做就是18年。
面對快速成長的社會變遷,他對於充實自己也不敢稍有懈怠,利用時間,陸續於修平科技大學資管系取得學士學位,今年預計取得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活到老學到老,好學的精神與毅力令人佩服,正因如此,一份不求回報,服務大眾的工作,他一做就是18年,在人生最精華的歲月,秉持著一份熱誠與善念,堅持了18年,這也是他本人始料未及的。■ 文、圖/馬源培
小時候的他,就是個貼心的孩子,個頭比同年的朋友大一些,正義感強烈的他,總是弱小同伴投訴與依賴的對象,長期下來,在各時期都結交了不少好友,說交友滿天下是誇張了些,不過應該也相距不遠。從小熱愛運動及戶外大自然,小學四年級參加棒球校隊及幼童軍,養成團體合作及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秉持童子軍日行一善的理念熱心助人,也跟童軍結下不解之緣,一直到現在已經是老童軍了,還獲頒木章資格,擁有很完整的歷練。
他更是位孝順的孩子,早期的農村普遍經濟條件不好,父親開設汽車保養廠,因缺乏人手,課餘時都主動幫忙工作,因此汽車的基本保養維修對他來說就像理所當然般的熟悉,為顧及家庭與熟悉機械的領域,高中就學時選擇嘉義高工機械科就讀,並取得車床工乙級技術士與鉗工丙級技術士證照。畢業後為減輕父母負擔,憑著一股年輕人的拼勁,一只背包就北上打拼,曾任職於報關行小弟、貿易公司驗貨員,又應友人之邀,到彰化紙器包裝印刷材料廠擔任廠長,也曾任職營造廠監工、工地主任、建設公司公關及管理部主任等工作,後來因緣際會,與現在這份工作結了緣,一做就是18年。
面對快速成長的社會變遷,他對於充實自己也不敢稍有懈怠,利用時間,陸續於修平科技大學資管系取得學士學位,今年預計取得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活到老學到老,好學的精神與毅力令人佩服,正因如此,一份不求回報,服務大眾的工作,他一做就是18年,在人生最精華的歲月,秉持著一份熱誠與善念,堅持了18年,這也是他本人始料未及的。■ 文、圖/馬源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