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話題 哈燒資訊 活動集錦 特約商店 回首頁
 
食尚玩家
美食特搜
流行購物
生活趴趴GO
休閒旅遊
生活保健
中時生活台中專輯
築巢訊息
台中市
台中縣
彰化南投
購屋情報
科技動態
園區資訊
廠商徵人
線上話題
目前位置  >  首頁 > 所有線上話題
產後憂鬱症可能對產婦及家庭造成重大傷害,常被認為是精神科範圍;婦產科醫師呼籲,在產檢過程就應開始注意,防止惡化。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郭恬妮今天在衛教宣導會中表示,曾有1名產婦與姐姐約同時生產,但家中長輩總是認為姐姐的小孩長得比較快、比較胖,讓這名產婦感受到很大壓力,一接到婦產科醫師關心的電話時就不停哭泣。

郭恬妮指出,產後憂鬱症程度一般可分為3個等級,有50%至80%的產婦會出現最輕微等級的「產後情緒低落」,如果能提早介入給予心理支持,多不需要藥物治療。

她說,約有10%至20%的產婦會出現第2級的「產後沮喪」,發作時間可能長達數月至1年,且下次生產時復發的機率很高。另外,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產婦會出現最嚴重等級的「產後精神病」,在國外研究報告中,可能有5%的自殺率及4%的殺嬰率。

郭恬妮指出,婦女從懷孕開始,在進行產檢時就應與婦產科醫師多溝通,醫師可提早注意、與孕婦家屬交流,甚至將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轉介至精神科,及早察覺問題,可減少許多悲劇發生。

她說,產婦從懷孕到生產,生理及心理的變化很大,家人支持與關心很重要;適時運動及攝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葉酸的食物,對避免產後憂鬱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