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話題 哈燒資訊 活動集錦 特約商店 回首頁
 
食尚玩家
美食特搜
流行購物
生活趴趴GO
休閒旅遊
生活保健
中時生活台中專輯
築巢訊息
台中市
台中縣
彰化南投
購屋情報
科技動態
園區資訊
廠商徵人
線上話題
目前位置  >  首頁 > 所有線上話題
睡姿有百百種,你的睡相是動也不動像根木頭、呈現自由落體狀、胎兒姿勢或像個渴求者?肢體語言專家費普斯(Robert Phipps)表示,睡姿大大透露出個人性格。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費普斯舉出4種睡姿,並表示憂慮者多偏好的胎兒睡姿最為常見。

逾半數人的睡相是呈現曲膝上躬、頭部朝下的胎兒姿勢。費普斯說,身體愈蜷曲代表我們想尋求更多慰藉。

第2種最普遍的睡姿是木頭狀(占28%)。費普斯指出,這種全身僵直、手臂與腿部並列的睡姿,顯然意味頑固,且醒來後身體會感到較僵硬。

另25%的人睡姿如同渴求者般手臂向前伸展,代表追逐夢想或被追逐。費普斯表示,渴求者是最嚴苛的自我批判者,他們總是預期非凡結果。這些人醒來後渴望面對一天的挑戰。

睡相呈現臉部朝下、手臂外擴的自由落體狀者占17%,他們覺得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掌控力。從肢體角度看來,這也是最不舒服的姿勢。

在這項調查中,費普斯請受試對象記錄自己最常出現的睡姿,部分受訪者記錄下的睡姿不只一種。

費普斯說:「一夜好眠可為隔天蓄積能量,睡姿則能決定我們醒來後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