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智慧城市專題報導
大聲說出中科最精彩的
科學園區專題報導
中科觀點
中科主播台
大肚山傳奇
封面故事
中科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科臉譜
中科快遞
中科繽紛
目前位置  >  首頁 > 封面故事
 .生態保育「鱟」知「鱟」覺
 . 中科台中園區擴建二期計畫炙手可熱
 .公民電廠供電共有共享
 .無人機載具產業「嘉」油
 .碳權交易是環保也是商機
 .新春採草莓賞烏龜
 .「塑不塑」「飾不飾」塑膠也環保

  上一頁  共 ( 171 ) 筆 / 第 ( 1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含瘦肉精美牛叩關,對健康影響的疑慮引發國人恐慌。在此之際,一本由美國一名生物科技專家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撰寫的「欺騙的種子」被譯成中文版發行,此書內容在控訴美國政府無視全球人類的健康,為推廣基因改造作物的民間生物科技公司護航,以獲取龐大的不當利益。此書獲得國內若干學者專家的迴響,並籲請國人從含瘦肉精美牛和基改作物、牲畜(含食品)事件中,徹底從「美國食品衛生安全把關就是掛保證」的迷思清醒過來!


文/楊順發 圖/陳招宗.臉譜出版社

坊間許多販售商品的業者,為了取得消費者的信賴,經常以通過美國政府官方的「食品衛生安全標準」作為訴求,似乎美國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就是掛保證,但日前一群國內的學者專家在城邦文化臉譜出版社的邀請下,舉辦一場座談會,以「揭穿美國食品安全的謊言」─從瘦肉精、欺騙的種子,談食品安全與糧食自主為主題,與會學者專家一再呼籲國人莫再對美國食品安檢有過度的期待。

這場座談會由台大農藝學系郭華仁教授的統籌,邀請台大獸醫學院院長周晉澄、清大動力機械工學系教授暨農陣自由學者彭明輝、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先生與郭華仁教授共同參與。這群學者專家近年致力推展「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提醒社會大眾能更關心自己每天吃下的食物是否真的安全?他們關切含瘦肉精的美牛,更關切在當前大行其道的基因改造作物,對人體健康的傷害遠超乎想像。因此,這群學者專家緊急呼籲政府應該自產黃豆對抗基改黃豆,並籲請政府和國人省思隱藏在瘦肉精之下的真正問題及隱憂又是什麼?

基因改造黑幕幢幢

像瘦肉精這樣用非天然的方式強迫改變動植物生理本質,到底會造成食品安全上的哪些疑慮?台大獸醫學院院長周晉澄表示,在《欺騙的種子》書中提到美國乳牛用「孟山都」人工牛科生長激素rbGH增加牛乳生產量,另外一方面,美國官方卻在牛乳中該含有多少人工生長激素的容許量上提出研究說明解釋,試圖減輕大眾對這種無法預期食用風險的疑慮和恐懼。事實上,在其背後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黑箱作業,包括:篡改的實驗數據(將容許標準從1ppb變成1ppm,讓這些有問題的牛奶通過檢測)、安全測試不足、隱瞞危害人體事實的證據。周晉澄認為,面對瘦肉精事件,政府應當要重新定義好瘦肉精到底是藥物?還是飼料添加劑?應該用更嚴格、公平客觀、公開不隱瞞的方式檢視這件事。

去年出版《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的彭明輝教授認為,基改食品對人體最嚴重的問題是過敏症,甚至會嚴重致死。面對基改食品一定要非常注意,絕對不能因為沒有基改食品致死的病例,就說基改是安全的。瘦肉精在豬身上或許沒事,但人體是很脆弱的,不能把豬的攝取標準放在人身上。因此,面對瘦肉精,應該以「令人不放心」看待,而不是一昧拍胸脯保證「沒問題」。

美國目前的食品最大的問題在於,國營企業和學術被拍賣掉,造成審查過程上極端不公平。彭明輝說,台灣政府一直以來都認為只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過的一定安全,但從美國瘦肉精到基改食品草率上市的情形來看,在官商勾結的機制下,以FDA的標準來判定食品安全是有問題的。他認為,面對美國政府的草率行政,我方政府更應嚴格把關檢驗,扛起維護國人健康的責任。

瘦肉精的最大問題其實在豬肉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則表示,目前大家把瘦肉精的焦點放在牛肉上,其實這是幌子,國人主要攝取的肉類,豬肉是最大宗的,台灣瘦肉精的問題重點應該是在豬肉。政府雖然有責任為肉品安全把關,但最大的癥結在於研究報告卻掌握在利益當事者之一的生物科技公司手上,他們掌控了實驗研究的技術和報告。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美國政府身上,美國的食品為什麼未能清楚標示,係因生物科技公司花了很多經費在遊說政府官員,要官方不必這麼做。而台灣衛生署過去在制訂食品衛生法時,官員拿到的資料都是「孟山都」生物科技公司發布的訊息,如果行政官員在取得參考資料上必須立場大有問題的民間業者,就很難做到客觀把關之責。

台灣基於政治利益交換下,必須開放進口很多美國的穀物和食品,既然美國政府不能嚴格把關進口到台灣的穀物食品安全,政府基於照顧國人健康,就應嚴格要求食品安全標示。也由於美國和台灣政府一直未能針對美國進口穀物和食品,明白標示非基改和基改,主婦聯盟近幾年乃致力推動非基改運動,包括:不要種、不要吃、店家勇敢拒絕基改食品,以及主動做標示。台灣的消費者也應該將食品選擇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上,特別是基因改造當道的黃豆食品。

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同樣對基因改造農業抱持質疑態度,他表示,種植基改作物會破壞地區性與多樣性農業的發展,而且基改食物對人體安全尚未獲得證實。政府在此方面的公共政策,資訊透明化是非常重要的。消費者自己的食物主權應該在自己身上,不是靠「孟山都」提供保證。《欺騙的種子》推薦者之一的聯合國地球日獎得主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曾說過:「我希望我在吃飯的時候,只要感謝上帝就好,我不希望我還要感謝「孟山都」。」。

政府要正視、消費者要覺醒

對此,台大農藝學系郭華仁教授呼籲衛生署應該儘速推動基改食品標示的立法,以及加強市場抽驗,且海關也應進行有效的邊境管制,遏止非經核准的基改成分入關,除此之外,農委會更應提出恢復大豆種植的施政措施以及時間表。大賣場和連鎖速食店,基改和非基改食品也要做清楚標示。

基改食品挾其大幅提升的產能優勢,以便宜的價格搶占市場,然而,消費者應慎思到底要選擇廉價的基改食品?還是慎選安全的食品?彭明輝教授認為,考量「廉價」不能只從價格角度看,以現今台灣罹癌比例增加來看,為了省去治療癌症的痛苦,你絕對會願意多花錢買有機產品。周晉澄院長也強調,民眾要吃到廉價的基改食品?還是安全的食品?不應把問題丟給消費者,做為人民的公僕,政府應該要扛起把關的責任。

第二篇 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何在?



基因改造食物問世後,包含美國官方和生物科技業者,乃至投入的農民等關係利益者,一再保證絕對安全,因為至今仍無任何實際案例證明基改食品對人體有害,但同樣的也無任何人體實驗證明基改食品對人體無害,亦即存在不可知的風險。清大動力機械工學系教授暨農陣自由學者彭明輝致力蒐集國外相關報告,他深信無風不起浪。


文/楊順發 圖/陳招宗.臉譜出版社

彭明輝教授指出,1999年英國皇家學院院長羅伯特•梅(Robert May)在著作中表示:如果在食物中植入產生毒素的基因,確實可以質疑這類基改食物會危害人體健康。此外,1999年英國學者奧帕•布茲泰(Arpad Pusztai)和史坦利•艾文(Stanley Ewen)亦指出,以基改的抗蟲馬鈴薯餵養老鼠,發現老鼠的胃腸道細胞有異常變化,因而質疑基改馬鈴薯的安全性。

另者,美國農場「先鋒者」(Pioneer Hi-Berd)在1995年將巴西核果(Brazil nuts)的基因植入黃豆種子。上市前,意外發現這種黃豆會讓部分消費者過敏,可能導致過敏者死亡。因而禁止研發該基改作物。還有一例是諾華公司(Novartis)開發的基改玉米含有一段基因對青黴素(ampicillin)具抗藥性,許多歐盟國家禁止販售。英國皇家學會也在1998年建議禁止在基改作物中植入對抗生素具抗藥性的基因。

彭明輝針對基改食品的風險例舉五個國外的案例,包括:一、英國2007年的研究發現:基改大豆上市之後,對大豆過敏的人暴增五成。二、帶有Bt基因的抗蟲基改棉花很可能是導致菲律賓與印度新型過敏症的禍首。三、澳洲也在基改的食用豌豆中發現有某種基因植入程序會讓基改豌豆產生過敏性蛋白質。四、2008年的澳洲研究報告:連續給數代老鼠吃基改玉米,第三、四代出現嚴重生殖障礙。動物實驗也發現基改食物會導致免疫系統異常和肝腎中毒。五、1989年,日本昭和電工株式會社(Showa Denko KK)用基改細菌生產純度九九•六%的色胺酸(Tryptophan)營養補充劑,奪走了美國和歐洲37條人命,使得1,500人終身殘廢。

彭明輝並指出,毒物專家 J. L. Domingo曾搜尋各種學術刊物,超過四千篇有關基改食物的論文中,只29篇與毒性測試有關的動物實驗。其中3篇針對豬,1篇針對雞,其他都只是老鼠實驗。而且所有的實驗都是有關營養成分的短期實驗(絕大多數都是30左右),而沒有長期實驗,也無關於毒性的資訊。

而紐約時報在2009年曾有一篇報導報導,26位研究農業的科學家匿名遞發陳請書給美國環保署,指控基改公司阻撓學術界發表不利於基改作物的研究報告。這些人之所以匿名,就是怕基改公司取消他們的研究經費。美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編輯知悉後,於該年八月號刊出專文聲討基改種子公司,要求他們還給學術界獨立研究的權利與空間。



第三篇 關於《欺騙的種子》



針對美國政府和私人生物科技公司,以「提高食糧產能,以利解決糧荒問題」為名,在全球大力推動基因改造穀類和食品,卻無視國際間對基因改造穀物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後遺症的疑慮,任職於美國一所基因改造有機體檢測實驗室的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寫了一本《欺騙的種子:揭發政府不想面對、企業不讓你知道的基因改造滅種黑幕(英文書名:Seeds of Deception: Exposing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Lies About the Safety of 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You're Eating)》,大膽揭發基因改造食品內幕。

文/楊順發 圖/臉譜出版社


如預料的,這本書的出版引起美國官方和相關生物科技公司很大的騷動,但卻被全世界最著名的環境雜誌《生態學家》(The Ecologist)評為「基因改造食品議題的首選之作」,並獲芬蘭國際發展部長、前英國環境部長等各國知名人士大力推薦。

先後在三十二個國家發表演說

本書的作者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曾任職於一所基因改造有機體檢測實驗室,非常清楚整個基因改造產業的內幕。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科學家的自白;針對毒素、過敏及新疾病的研究報告……他精彩地還原事件始末,揭開基因改造產業背後的刻意操作與政治勾結,如何讓危險的基因改造食品進入我們的日常飲食中。

有鑑於基因改造作物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至今仍充滿不確定性,基於保障消費者權益,傑佛瑞•史密斯曾與非營利團體合作促進基因改造食品的相關標示,也曾提案立法要求禁止學校單位使用這些食品以保護孩童健康。傑佛瑞•史密斯並任職於一所基因改造有機體(Genetic Modified Organism, GMO)檢測實驗室,他創立了責任科技機構(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傑佛瑞•史密斯先後在三十二個國家發表演說,並為五大洲各地的領導人提供指導,甚至因此改變了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所影響的人數以萬計。他的言論被世界各大媒體報導,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BBC、《英國每日電報》、《新科學家》雜誌、《泰晤士報》、《美聯社》、《路透社》、《洛杉磯時報》、及《時代》雜誌所報導。他是紀錄片製作人、國際專欄作家,以及知名自由派部落格Huffington Post的作家。

原來我們知道的內幕居然這麼少

書中一再提到消費者對基因改造作物的內幕了解實在太少,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不知道基因改造作物到底是怎麼來的?殊不知基因改造就是「加了魚基因的番茄會生長更快、長得更大」、「馬鈴薯和玉米加了不該加的基因則會自己生成殺蟲劑的」,還有「帶有蜘蛛基因的羊」、「植入老鼠基因的豬」……如果你知道這些真相,你還會食用基改作物和牲畜嗎?

其實,以「終結全世界饑餓」之名改造天然種子基因,企圖壟斷全世界糧食供應的生物科技企業,已經在你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讓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充斥在你常光顧的市場、超市、大賣場中。《欺騙的種子》一書徹底揭開基因改造糧食的騙局,看完這本書,讀者會發現原來我們知道的內幕居然這麼少。

這本書在許多國家發行出版時,獲得許多知名人士與權威大力推薦,包括:前英國環境部長麥克•米契爾(Michael Meacher)、德國著名生物學家克里絲汀•魏茨澤克(Christine von Weizsäcker)、印度知名作家及物理學家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以及芬蘭國際發展部長海蒂•郝塔拉(Heidi Hautala)等。

「欺騙的種子」一書主要章節內容包括:「科學家遭到賄賂或恐嚇、證據遭竊;研究數據被扭曲或蓄意遺漏。」、「表示反對意見的政府官員遭到騷擾,被降職甚至是解雇。」、「實驗室老鼠在餵食基因改造農作物後引發腸胃器官的損害,而且四十隻中有七隻於兩週內死亡。但該作物在未經進一步檢測前就已經核准上市。」、「一位頂尖科學家想要就他驚人的研究發現向大眾提出警告時,他就丟掉了飯碗,並且遭到法律訴訟的威脅而保持緘默。」、「準備報導孟山都公司檔案的雜誌,竟然在印刷廠被全部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