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智慧城市專題報導
大聲說出中科最精彩的
科學園區專題報導
中科觀點
中科主播台
大肚山傳奇
封面故事
中科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科臉譜
中科快遞
中科繽紛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科報導
 .生態保育「鱟」知「鱟」覺
 .臺中「市95」BOT案公告招商 敬邀各界踴躍投資參與
 .臺中市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 (TIMTC)
 .榮耀19歡慶週年 兆耀中科續創高峰
 .臺中市社區式家事商談服務
 .中科輔導新創 用Line即可輕鬆操控溫室設備
 .臺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 中部電商人才培育搖籃

  上一頁  共 ( 547 ) 筆 / 第 ( 1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台灣人走向國際無不以大聲喊出「Taiwan」為榮,也讓國際看見台灣!國際間代表「Taiwan」的意象有那些?運動項目中的棒球,百岳中的玉山,動物界中的帝雉和台灣黑熊…,至於藝術文化呢?在多元的文化色彩中,於傳統廟宇中展現的剪黏、交趾燒和彩繪最吸引外國人的眼光;拜各大廟宇爭奇鬥艷之賜,上述傳統工藝得以傳承至今。 ■ 文/楊順發   圖/陳招宗


每年三月痟媽祖,大甲媽如期前往新港奉天宮進香,乃國內媽祖信仰的盛事。新港街區不大,最熱鬧的地點非廟前大街莫屬,金紙店、新港飴餅鋪、花生和蠶豆店頭林立,當然少不了遠近馳名的鴨肉羹小吃店。但最有看頭的還是古色古香的新港奉天宮媽祖廟,創建於清朝嘉慶16年(西元1811年),迄今二百多年,於民國74年公告核列為第三級古蹟。

交趾燒和剪黏之鄉-新港

雖說不是年代最久遠,亦非規模最大的媽祖廟,但廟宇裡裡外外的傳統工藝卻堪全台之大觀,舉凡剪黏、交趾燒和彩繪無不出自大師們的手筆,且集結各大門派,輸人不輸陣,似有彼此角力爭艷的意味。自古以來,新港乃有交趾燒和剪黏之鄉的美譽;新港奉天宮近水樓台,得天獨厚。

據考證,交趾陶十七世紀時發源於兩廣福建一帶,技法可能源自唐三彩,清時隨移民傳入台灣。日治時代日本人誤以為發源於嶺南的交趾,始稱之「交趾燒」(或稱「交趾陶」),一稱「嘉義燒」,因為唐山師傳來台傳藝始於嘉義一帶。

交趾陶為一種低溫多彩釉,係融合了軟陶與廣窯的一種陶藝,其技法涵概捏塑、繪畫、燒陶等技藝,又以應用在廟宇居多,因而成為融合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藝,堪稱民間藝術的國寶。交趾陶的作品常見於廟宇建築的屋頂、牆壁上的水車堵、身堵、墀頭,而題材多半以教化人心的忠孝節義及吉祥獻瑞等為主,其人物的身段、服飾則深受地方戲曲及歌仔戲的影響,不論人物或鳥獸、花卉的造型、用色,皆十分鮮艷生動而活潑,其特色在於晶亮艷麗的寶石釉彩,呈現多元豐富的民俗風格。

而在傳入台灣的150年間,由於交趾陶的製作技巧難度高,因此習得此藝的匠師屈指可數,其中以被尊為「葉王」的葉麟趾,為台灣交趾陶的開山宗師。其作品還曾在世界博覽會中引起藝壇的震驚,被譽為台灣絕技,後世尊為「台灣交趾陶之父」。葉王的作品昔日常見於嘉南一帶各大廟宇,但如今因廟宇翻修,被保留下來的寥寥無幾,僅剩台南學甲「慈濟宮」、佳里「震興宮」及嘉義「城隍廟」等地保留較完整。其作品造型豐富、傳統古樸,尤以人物栩栩如生,用色沉斂穩健,並獨創胭脂紅、翠綠顏色的釉料。

據葉王的曾孫葉金樹的考證,葉王前後收有三徒,姓名可考的只有許子瀾一人,許氏為清代秀才,非以製作交趾陶為業,應是閒暇消遣而已。另外兩人一姓簡,另一名不詳。後有地方人士黃得意,獲葉王寶石釉配方,再傳予交趾陶近代宗師林添木,雖非葉王嫡系子弟,但因林添木承續了葉王製作交趾陶求知求進之精神,故得以將嘉義交趾陶發陽光大。

唐山師傅洪坤福徒子徒孫者眾

另外,還有一位鼻祖人物洪坤福,其為廈門人,當地老師傅柯訓雲的入室弟子。清末來台製作交趾陶及剪粘,精於捏塑尪仔,故世人稱其為「尪仔福」。來台十四年間作品遍及南北各大寺廟,如台北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寺、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南鯤鯓代天府等。1906年嘉南大地震,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被地震震毀,1912年北港朝天宮在木作名匠陳應彬主持下重修完工,新港奉天宮乃於同年聘請北部木作名匠吳海桐,主持受損較嚴重部分之重修,似有與朝天宮互別苗頭之意味。奉天宮並聘請洪坤福來台主持剪粘及交趾陶重建工程。目前在北港、新港兩座媽祖廟牆壁之水車堵,仍保有其作品,其中一些作品有其「鷺江洪坤福」的落款。

當時在新港奉天宮廟前有一捏麵人小販,名為梅菁雲(新港客庄人),拜洪坤福為師,是洪坤福來台後所收的大弟子,後又有石連池等人,此舉也直接促使嘉義新港成為全國交趾陶與寺廟剪黏的重鎮。洪坤福來台十四年,足跡遍及南北各大寺廟,前後共授徒八人,其再傳弟子、徒孫散佈北中南各地,為寺廟剪黏、交趾陶的主流,國家重要民族藝師(交趾陶類)林再興即為梅菁雲、石連池之再傳弟子。

林再興可以說是繼洪坤福之後的交趾陶和剪黏的一代名匠,土生土長的新港人,十九歲拜姑丈石連池為師,學習剪粘及交趾陶等技藝,並自1950年起奔波於全台各廟宇,為各廟宇整建翻修,迄今修遍全台兩百餘座廟宇。在近代的交趾陶和剪黏技藝上,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由於熱中古蹟修護,並致力於培育交趾陶藝術人才,林再興於1998年獲教育部遴選為第二屆「重要民俗藝師」,近年來更不斷應邀到大專院校授課,將交趾陶的技藝與精神擴及到學院中。

奉天宮丹墀上精彩的交趾陶作品,及牆上「博古照壁」交趾陶即為民初洪坤福之作,此為國寶級作品。1961年奉天宮續行修建,包括三川門剪黏重修,再度採用名匠洪坤福所作的交趾燒。水車堵則以洪坤福傳承弟子石連池,及再傳弟子林再興等歷代弟子傳承的交趾陶作品並存,為國內其它寺廟少見,獨具特色。也因此,新港奉天宮儼然成為台灣傳統工藝的展演場及文物館。


當代各門派藝師齊聚奉天宮

1999年先後發生921大震、1022嘉義大地震,奉天宮受損嚴重,為搶救古蹟,廟方立即邀請學者專家、地方人士召開「1022嘉義大地震新港奉天宮重建委員諮詢會議」,一致認同先行搭設保護棚架,保護古蹟避免再度受損。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和同法施行細則,委由主管機關嘉義縣政府向「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行委員會」申請經費,協助古蹟修護,經兩年的努力終於獲准核列由「九二一震災社區重建更新基金古蹟復建工程」補助在案。

此番修復工程奉天宮視為百年大業,用心遴選修復的匠師,不論是木雕、剪粘交趾、彩繪、竹燈籠,都不辭辛苦找最好的師父。修復工程全區分為三標,頗有早期數次修繕「對場」較勁的味道,所有參與匠師良性競技各展所長,展現多樣風格的剪黏工藝,接續現存洪坤福的博古堵(民國初年作)、石連池的水車堵(民國40年代作),譜下奉天宮歷百年完整的剪黏師承系統,試圖傳達傳統剪黏工藝在新港,及新港素有「交趾剪黏巢」所代表的歷史文化意涵,也同時讓當代的人幸運地能再度親睹傳統工藝難得一見的現場展演,當代各門派藝師齊聚一堂,洋洋大觀。

三川、五門、前耳房參與匠師包括:林再興(1929生、薪傳獎藝師)負責三川明間脊堵交趾、三川明間前排頭交趾;李茂得(1960生)負責剪黏;陳忠正(1955生)負責圖稿繪製、前耳房脊堵交趾;陳榮冠(1966生)負責剪黏;謝錦旭(1966生)負責三川明間後排頭、三川明間頂脊風孔、三川次間排頭、五門排頭等交趾;何明河(1961生)負責剪黏;陳遠智(1962生)負責剪黏;陳俊旭(1958生)負責剪黏。

前過水、側過水、拜殿、正殿參與匠師包括:許位成(1966生)負責前過水、側過水、拜殿、正殿;許子祥(1952生)負責剪黏;陳三火(1949生)負責拜殿天官剪黏、正殿排頭人物剪黏;蔡有智(1972生)負責剪黏;陳仲伸(1945生)負責拜殿天官剪黏、正殿排頭人物剪黏;許義尉(1981生)負責剪黏;黃嘉宏(1961生)負責拜殿天官剪黏、正殿排頭人物剪黏;洪平順(1946生)負責傳統彩繪畫師圖稿。

後過水、後殿、後配殿耳房參與匠師則包括:林明必(1963生)負責後過水、後殿、後配殿耳房;林坤能(1968生)負責剪黏;沈清輝(1951生)負責後殿脊頂雙童護螭虎剪黏;謝慶星(1967生)負責剪黏;林金木(1952生)負責剪黏;林良忠(1977生)負責剪黏;何明柱(1961生)負責剪黏。傳統彩繪畫師圖稿亦由洪平順負責。

兩位彩繪大師同場作畫雅事傳頌

奉天宮屋頂裝飾,全區除了三川脊堵排頭人物、五門排頭人物、前耳房脊堵等為交趾,其餘皆為剪黏,剪黏材料有瓷碗及花瓶瓷器。陳三火施作的拜殿天官人物、正殿排頭人物,陳清輝施作的後殿螭虎「童」,運用花瓶瓷器既有的花紋裝飾及造型,展現不同的匠師特色。脊堵剪黏,從題材圖稿打稿、塑骨材、打胚、剪黏的施作過程,都秉持構圖簡潔、主題明確,結合剪黏立體堆塑觀念及瓷碗色系的巧妙搭配,呈現具有畫風的脊堵剪黏風格。

更值得一提的是,陳壽彝、洪平順兩位彩繪大師同場作畫,雅事傳頌。此次全區彩繪修復由洪平順大師承包,所有木架構,皆以傳統工法披麻捉灰後彩繪,洪大師工作態度嚴謹,對於施工品質自我要求高,其工作團隊數十餘人,進場一年間,以無比的毅力與堅持每天持續工作10小時,不畏施工過程之繁複與不便,皆秉持一貫的精神做好每一個細節,令廟方及所有蒞宮觀賞參拜鄉親與香客讚賞不絕。

而國寶級大師陳壽彝巧手玉筆留作添色,今年高壽72歲的台南府城大師陳壽彝,為台灣彩繪界中碩果僅存的薪傳獎得主,乃國寶級彩繪大師,奉天宮非常希望能留下大師作品,更提升整體建築藝術價值,也深受各界肯定。陳壽彝向廟方表示,寺廟傳統藝術,在過去因為與人們的生活很貼近,過於稀鬆平常,人們反而最容易忽略生活中周邊美好的事物,而沒能好好重視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實在很可惜。他近年來已經少接廟宇彩繪工作,因為傷心大環境改變,廟宇主事者大多不懂珍惜,如果能遇到注重古蹟與尊重傳統藝術之的知音人士,他都不辭路途遙遠,再遠、再累無論如何也要去畫。

陳壽彝彩繪「前耳房龍邊-竹林七賢」、「前五門龍邊-百壽圖、管輅知機」、「前耳房虎邊-南山其壽無極」等各一式,作畫過程,無須事前打稿,將累積五、六十年的經驗,從筆尖一一展露出來,胸有成竹行雲流水般的自在,讓在場所有觀賞者讚嘆連連,也如同享受一場藝術的饗宴。

洪平順則進場完成上百幅之作,他有感而發,陳壽彝前輩能受邀前來與他同場作畫,有此難得的機會可學習,也深感榮幸。難得陳壽彝和洪平順兩位大師同場作畫,皆謙稱同獻藝於奉天宮,展現大師藝術涵養與風範,新港地區又多一件值得後人傳頌的雅事。


剪黏結合多項工藝

此外,拜殿上的「財、子、壽」三仙,委由交趾陶民俗藝師林再興、陳忠正、謝錦旭三代師徒,聯手以剪粘方式重塑。林再興表示,剪粘的基本功夫,要先將形塑的人物、花、鳥依安置處,先繪成畫稿,再用鐵絲雕塑成線條,然後依鐵線形狀,灌入水泥,等到水泥乾了之後,再進行剪粘,最後完成作品。

第二代藝師陳忠正則指出,自1986年定型剪粘片發明之後,許多交趾陶藝師不再以「碗片」做為剪粘的材料,因此也使得這門傳統技法日漸沒落,近年來因文化資產保護及古蹟修護意識抬頭,傳統剪粘藝術才再度受重視,許多古蹟修護指定以「碗片」製作剪粘。

第三代藝師謝錦旭亦指出,這次重塑的「財、子、壽」三仙,完全講究古法與手工,必須將碗片一層一層剪、粘上去,過程繁瑣而細膩,然而成品卻比現代「一體成形」的燒製技術,較有層次感及立體感。

至於上述提到的交趾陶和剪黏,二者有何不同?相傳剪黏始創於明代萬曆年間(約1600年)的廣東潮州、汕頭地區。潮汕地區是嶺南重要的陶瓷產地,擁有許多毀損、廢棄的陶瓷破片,這些原為廢物的破片後來被當地泥水匠師衍生為剪黏技術的用材。剪黏是傳統建築上的一種裝飾技術,主要技法是剪與粘。剪黏又稱剪花、堆花、堆剪或貼瓷花等。潮州人又稱剪黏為「嵌瓷」、「聚饒」、「貼饒」或「扣饒」等,「饒」即為塑造之意。依技法來說,剪黏可說是結合泥塑、陶瓷剪裁、鑲嵌、陶藝、彩繪等工藝。

施作剪黏的材料有鐵絲、骨架、灰泥、瓷片、碎碗等,是由裡面的坏體材料與表面的剪黏材料所構成。製作時先以鐵絲捆紮骨架,次以灰匙將灰泥逐層黏上鐵絲,塑出坏體雛形,後漸修剪成形,匠師稱此步驟為「打底」及「堆」。最後以鉗子剪下各色的碗片或陶片黏於灰泥表面。人像之臉部則另以陶土捏塑燒製後再嵌於作品上方,係以不同質感與顏色的材料拼組或鑲嵌而成的工藝裝飾。日治時期的台灣因彩色玻璃及塑膠片的相繼問世,逐漸取代碗片及瓷片。


向「再興司」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文後特別一提的是,在參與奉天宮修建工程完成後,交趾陶和剪黏當代宗師林再興,於2010年6月28日病逝,享年82歲。林再興1952年曾應邀北上參加三峽祖師廟的重修工作,也參與過嘉義城隍廟、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台北龍山寺、宜蘭二結王公廟等多處古蹟修復。

1998年教育部頒授第2屆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交趾陶類),推崇林再興對台灣傳統工藝的貢獻,但他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努力催生台灣交趾剪黏藝術文教基金會推動傳藝計畫,晚年就算已沒力氣爬上廟頂,手仍然不斷在動、不斷捏塑。台灣交趾剪黏藝術文教基金會表示,林再興一生創造作品、修復廟宇無數,但他最自豪的不是這些,而是他對交趾陶藝術的傳承,他曾經說過「我的老師傳給我這種手藝,我有義務傳給後人。」因此毫不保留公開畢生的獨門上釉秘方與技藝,傳授後輩絕活。本文謹向林大師致上最崇高的敬意!